缩略图

全面生产保全(TPM):管理思想、实施路径与创新策略

作者

王海龙 杨磊

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宜昌分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设备的高效管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简称TPM)即全面生产保全,作为一种全员参与的设备管理模式,旨在通过预防性维护和持续改善实现设备“零故障”目标。研究表明,TPM不仅能显著降低设备停机时间,还对提升员工技能、促进团队协作大有益处 。[1]

1.2 研究目的

本文基于设备管理及 TPM 相关理论,着重探究生产保全(TPM)应用管理创新方法的实践过程。旨在通过 TPM 活动,培育生产领域全员的自主保全意识,构建防患于未然的设备管理文化。

第二章生产保全开展思路

2.1 生产保全管理思想

TPM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涉及规划、制造与维修等环节,已得到广泛认可。[2]它以设备为核心,通过削减故障、提高设备开动率,提升制造管理水平。[3]其管理理念是在专业保全指导下,以生产人员为主体,从品质直接相关点、品质间接相关点以及设备功能保证点这三个方面,组织全员参与并共同实施。通过彻底的清扫、清洁活动,找出并消除设备与工具的潜在缺陷。

2.2 生产保全开展思路

TPM管理主要分为七步:一是了解设备结构;二是认识松动、变形、磨损、泄漏、异物、异响、粉尘这七大缺陷;三是明确作业对象;四是达成品质条件;五是确保安全作业;六是确认设备状态;七是进行有效管理。

TPM 是一种变革性理念,它改变了以往设备领域只管维护、生产领域只管使用的模式,转向维修、管理、使用并重,追求设备全生命周期最佳效益的综合性管理,推动管理从低水平向制度化、标准化、系列化迈进,为显著提升组织绩效贡献巨大。[4]

2.3 生产保全的核心指导性文件

TPM活动清单:由设备人员主导编制,包含设备良品条件、点检表、保养计划三大板块,涵盖某一线体所有设备在品质直接相关点、品质间接相关点、设备功能保障点的点检清单。品质直接相关点指那些变化会直接影响产品品质,且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等;品质间接相关点指变化会间接影响产品品质,如气压、电压等间接保障产品品质的生产要素;设备功能保障点指变化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转的机构、动作等要素条件。

TPM指导卡:该卡整合三大要素,以可视化流程图形式指导操作。设备人员依据点检清单内容,针对特定设备编制。除包含 TPM 活动清单内容外,还涵盖作业风险点识别、设备图示等,能更直观便捷地指导非设备人员进行设备点检。

第三章 生产保全活动管理

3.1 组织架构建设

TPM 活动事务局推进体制:成立跨生产、设备、质量领域的推进小组,负责推进 TPM 活动,监督日常工作、报告活动进展、推动改善与标准化,并定期组织总结,提炼形成 TPM 工作体系予以推广。

3.2 现场管理工具应用

班组 TPM 管理看板主要包含以下8个方面:​

组织架构、活动计划与实绩、发现问题记录、故障趋势及履历表、TPM 活动区域地图、技能提升计划、TPM 清单及指导卡、优秀案例及频发问题展示

3.3 定常生产保全实施

定常生产保全实施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首先,设备人员结合 TPM 指导卡进行作业前培训与安全教育,同时生产班组提前准备作业工具。其次,作业人员携带 TPM 指导卡开展作业,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最后,进行活动小结,由班组 TPM 责任人收集汇总问题并统计。

3.4 生产保全活动策划要点

计划制定(P)。对班组TPM活动计划内容进行规范,提升TPM活动针对性。线体所有设备都要做到TPM计划里,可以根据重要性及设备特点,对设备划分A/B/C三个等级,按等级制定不同的TPM项目及频次,设备多的线体可以按一定的周期轮换开展。参照设备TPM作业指导书或标准里的项目来制定具体计划。

推进内容(D)。深化活动内容,筛选专业性低、量大简单重复且对生产影响小的PM项目,梳理简单的维保项目移交生产系,释放部分基础保全。根据故障或TPM发现的典型问题,增加专项横展,加强针对性。同时,为了维持活动开展、保证参与率,对各层级人员TPM参与情况进行管控,对频次进行明确要求。

活动监察(C)。强化TPM活动监察,完善科级监察联动机制,监察结果直接影响评优及KPI,加强闭环管理。如TPM问题点关闭率高、处理问题多的线体,对应保全担当考核相对加分;得到优秀表彰的班组,对应组长、系长也可以在当月得到相应加分。

总结表彰(A)。搭建月度总结等汇报平台,及时总结把握TPM阶段开展情况,评比出优秀班组及个人,并对TPM活动效果较差的颁发“金扫帚”奖,用以激发员工积极性。

第四章 结束语

TPM思想和方法是先进的设备管理理念,对现代企业的设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TPM通过全员参与和系统化工具,显著提升设备可靠性与生产效率。其实施关键在于管理层支持与员工自主意识的培养。[6]本文重点研究了生产保全(TPM)应用管理创新方法的过程,彻底打通“设备只管修”、“生产只管用”的格局,真正意义上首先了全流程、全员参与的设备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互通,有效提高设备管理效率。未来,TPM可结合deep seek人工智能及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将设备更加紧密地实时联结起来,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智慧工厂。

参考文献

[1]明先承,李志喜.设备全员生产保全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5,(03):1-4.

[2]卫雄飞,冯振华,黄茜,等.全面推行关键设备TPM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航天工业管理,2023,(10):119-122.

[3]李彦凤. 基于TPM理论的ZC公司设备管理优化研究[D].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3.

[4]卫雄飞, 冯振华, 黄茜, 路毅, 关亚兰. 全面推行关键设备TPM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 航天工业管理, 2023, (10): 119-122.

[5]吕兴旺. 设备TPM管理在企业中的推广与应用[J]. 哈尔滨轴承, 2020, 41 (04): 35-41.

[6]潘俊君. TPM自主保全和计划保全的分工与协作[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7, (10):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