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机协同支持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作者

高红

兰州市城关区云麓山学校 730000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人机协同能够将人类的智慧与机器的计算分析能力相结合,用多种方式实现信息交流,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字书写能力,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提供帮助。文章从人机协同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具体教学策略展开讨论,以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关键词:人机协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人机协同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优势

传统的语文教学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人机协同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应用形式,能够将原本二维的文字信息转变成三维模型,结合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提高学生写作学习体验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人机交互具备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学生在写作思路不畅时,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海量写作资源,涉及图片、音频、视频等方面,学生在各类写作资源的提示下,主动思考,发挥想象力,打破固有写作思路,创作出更加优质的作文;人机协同依托智能写作,具备写作监测、写作指导、问题分析等多种功能,可以精准判断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偏差、思路受限的情况,给出及时的指导,辅助教师教学;人机协同具有评价功能,且评价涉及面更广,能够从作文的选材、中心论点、段落句式、个别词汇等作出指导,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从不同的视角了解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反思,便于教师调整写作教学方案[1]。

二、人机协同支持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一)整合作文数据,创设生动情境

写作教学包括学生选题写作、教师指导批改等方面,整合作文数据是学生选题写作的前提,人机协同支持下,将多种信息巧妙整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中,教师利用教学平台发放电子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爱的动物、对动物生活习性的了解情况、已掌握的熊猫相关知识,统一收集并分析问卷,使用信息软件将学生的回答情况制作成图文结合的数据图、数据表,创设情境:(1)学生假期与父母参观动物园中的动物,熊猫安静地坐在假山上吃竹子(2)学生与其他参观者交流,得知熊猫是哺乳动物,有时候还吃肉。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模拟上述情境,学生佩戴专属头盔身临其境,营造出真实的图书馆借阅氛围。另外,还可以加入其他元素,如有关大熊猫的趣事、大熊猫科普知识等,利用语音助手输入信息,自动添加到数据表格中,学生可以实时补充信息,为以后写作积累动物方面的素材。

(二)确定作文题目,罗列作文框架

根据整合后的数据,帮助学生确定作文题目,输入关键词与写作要点后罗列出具有一定逻辑性的作文框架。这一过程涉及数据汇总提取问题中心、思维发散与拓展等方面,具有理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学生从积极向上、阳光开朗的人生态度上进行判断与阐述[2]。例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我的自画像》中,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输入“我的自画像”作文题目与自己的想法,起几个生动独特的题目,即《总是“闯祸”的小精灵》《爱幻想、爱挑战、充满爱心的我》等,用比喻、排比等句式提高作文的可读性,吸引读者眼球;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向他人介绍自己?”学生从“外貌”“性格”“爱好”等方面进行分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罗列以上关键词,并按照关键词梳理逻辑关系,也可以加入“我的优点”“我的缺点”等方面,使文章更加清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布置任务:“与同桌分享自己列的框架,进一步优化框架”,在完善写作框架的基础上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三)丰富作文内容,做好结尾升华

作文内容是写作教学的中心,在日常阅读中,学生可以拍照记录书籍中的好词好句,上传至线上平台,平台自动识别文字,进入“摘抄”文件中,学生调整分类,方便查找,在写作任务中,学生出现“提笔忘词”“灵感枯竭”时,可以使用人机协同的方式获取符合作文上下文的好词好句。同时,也可以输入问题,由线上平台深度思考,给出推荐答案,学生选择性使用,充实作文内容,升华结尾。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中,学生根据罗列好的作文框架展开写作,有学生以《种子的旅行日记》为题目,介绍了蒲公英从播种到长出新蒲公英的过程,但在实际写作时,无法从多个方面介绍蒲公英的“旅行历程”,通过线上平台搜索,学生了解到可以写“蒲公英种子路过波光粼粼的小溪”“蒲公英种子来到肥沃的田野”,以及“蒲公英种子落在土地上,钻进泥土里努力喝水,静待发芽”等,使学生“有话可说”。同时,线上平台为学生推荐多种创意结尾方式,融入情感,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师选择性为学生讲解,鼓励学生记录好词好句,与阅读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四)改变学习观念,辅助指导参与

人机协同模式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将人机协同作为写作教学的辅助手段,既不能完全摒弃,也不能过度依赖,做到灵活运用。学生也应努力学习信息、科技方面的知识,利用线上平台与软件拓宽思路。具体可以以直播、讲座等方式加强师生认知,例如,开设线上写作指导课程,教授教师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智能工具的平台;突出辅助指导,开发人机协同智能分析的功能,按照问题类型、问题难度、错误率分类呈现。对于写作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选择基础与易错问题统一讲解,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重点讲解难点与细节问题,因材施教[3]。此外,也可以将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三者进行综合,开展主题写作活动,设置基础、提高、拓展三个组别,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写作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与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认识到人机协同模式对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应对各方面挑战,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与相关软件整合作文数据信息,帮助学生确定创意性题目,列出写作框架,并在框架的基础上丰富写作内容,点明主旨,升华结尾,切实发挥出人机协同的教育辅助作用,打造高质量语文作文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小燕.人机协同支持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策阐述[J].天津教育,2022,(02):138-140.

[2]吴恒玲,王天信.基于人机协同支持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析[J].新课程,2021,(44):109.

[3]陈晓琴.人机协同支持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析与探究[J].考试周刊,2020,(4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