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追寻儿童视角,支持幼儿主动学习

作者

徐静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天隆和记黄埔幼儿园

摘要:课程故事追随儿童兴趣,支持儿童充分探究并解决遇到的问题,还原儿童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教师推动幼儿的深度学习与探索,引领教师观察、了解、记录儿童的活动过程,呈现幼儿实践、建构经验的历程。

关键词:深度学习、生活资源、课程、课程故事

虞永平教授说过:“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教师对于生活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构建课程的关键。如果教师能将生活资源和幼儿的兴趣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活动就是多元的、灵活的,能深化儿童学习,丰富儿童经验,促进儿童发展。上学期我们班开展了“大树穿冬衣”的课程,下面我将结合课程故事,浅谈如何挖掘利用生活资源引发幼儿深度学习。

一、抓住兴趣点,确定课程主题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该以幼儿的兴趣点为主,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宜于儿童的多样性活动。有一天孩子们在来园的路上看到许多大树都刷成了白色,还包上了“衣服”,晨间谈话时有孩子举手问我:“徐老师,大树为什么要刷成白色呢?为什么有的树穿上了衣服呢?”于是,我们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确定了课程的主题。

二、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一次晨间活动中,孩子们来到户外大型玩具的场地上游戏。这时,南南对小语说:“快看!婆婆在那干什么?”于是她们俩又带了几个朋友来到婆婆身边。

“婆婆你在干什么啊?”

“我在给树刷石灰水。”

“为什么要刷石灰水呢?”

“你们猜猜看呢!”

1.问题就是兴趣

晨间活动结束,小朋友回到教室分享时,晗晗说:“我看到婆婆在给大树刷白水了”。豪豪说:“是石灰水,我看到了”。

“为什么要给大树刷石灰水呢?”

“是防止大树被虫子咬。”

“刷了石灰水大树会长得高,不怕冷。”

师:“孩子们,你们的想法都很不错,那婆婆到底为什么给大树刷石灰水呢?伊伊说:“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孩子们都同意伊伊的想法。

回家后,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视频、查阅各种资料。第二天来园后,孩子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我知道给大树刷石灰水,是给大树杀菌、防止病菌感染。”

“可以杀虫防虫,大树里的虫子有很多。”

2.问题就是思路

天气骤然降温,寒冷的风呼呼地吹着,大树的叶子都吹落了下来。一次饭后散步,乐乐跑过来拉着我的手,对我说:

“徐老师,你看这边的小树用绳子裹起来了!”

“这边还有好多树没穿衣服,这么冷的天它们会生病吧?

“我们也给大树穿上衣服吧,这样就不会冷,不会生病了。”大家一听,点点头表示同意。

欣欣马上说道:“那我们用什么给大树穿衣服呢?”

“今天下午回家时,请你们仔细观察路边的大树,看看它们穿什么样的外衣。把找到的方法记录下来,明天一起来分享。”

第二天,孩子们之间进行了分享。小宇说:我看到路边的大树是用草绳围起来的,爸爸说是为了大树不被虫子咬。”我点点头说道:“小宇说的没错,草绳不仅能防止虫子咬,还能防止冻害。”

但孩子们觉得大树的衣服还可以用其他的代替,于是分小组讨论:还可以用什么给大树做衣服?

三、有效回应问题,支持幼儿主动学习

1.放手支持,给幼儿提供平台

孩子们对于用什么材料给大树穿衣服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楠楠:“和我们一样,给大树穿我们的衣服。”

豆豆:“给大树围围巾围巾、盖被子。”

晨晨:“用彩带也可以呀。”

有了想法,那就行动吧!按照相同材料的分为一组,从而有了麻绳组、彩带组、外套组、围巾组。孩子们把家里不用的棉衣、围巾、彩带找出来了,第二天带来了幼儿园。

2.创设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分享交流

(1)穿衣大讨论

天天:我觉得可以把麻绳一圈一圈裹在树的身上。

璐璐:要把棉衣打开穿在树身上,用绳子绑好。

欣欣:我们是围巾组,大树和我们人一样需要温暖,所以我们带来了家中不用的围巾、丝巾来给大树穿衣服。

依依:我们这组选的是麻绳,我们用麻绳一圈圈绕在大树身上,这样大树就不冷了。

(2)护树小队出发

首先是外套组。默默、西西、涵涵、然然四人把外套披在了大树身上,同时用手固定住,默默:“我们穿好啦!”但是手一拿开,外套就掉下来了。

紧接着是麻绳组。依依拿着麻绳的一端,绕在大树上,佳佳拿着另一端,控制绳子长度,帆帆观察绳子是否绕好。依依看着绕树的佳佳说:“一圈一圈绕,别绕错了”。围着树绕了几圈的佳佳说:“我们穿好了”。只见大树身上的麻绳松松垮垮的。

接下来是彩带组,晨晨、豪豪,莎莎,一人拿彩带,两个人围着大树绕啊绕,“哎呀,都乱掉了”。晨晨大叫了起来,听到晨晨声音的两个人开始想办法重新绕树,不过一会,“我们也穿好了。”大树的身上也是松垮垮的,但是比起麻绳更为松。

最后是围巾组,婷婷、与与和欣欣分别拿着围巾,婷婷将围巾按在大树上,一松手围巾就掉下来了。“我们拿绳子把围巾系在树上”。欣欣用绳子绕着围巾外面转了一圈,将围巾固定在树上。这时三人高兴地喊了起来:“我们也好了”。

第一次穿衣服实践结束之后,孩子们回到教室里分享,总结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麻绳绕的时侯太松了,要紧一点。”

“围巾最后要系在树上,防止它掉下来。”

经过了小朋友们的讨论,又加上第一次的经验,他们又开始第二次尝试,这次他们很快就给大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孩子们感叹,大树穿上新衣服可真漂亮啊,希望这个冬天它们不会那么冷!

4.兴趣延伸,保证幼儿经验的完整性

关于大树的探索活动应渗透到班级的各个角落,在阅读区我们投放了图书《给小树穿棉袄》、《大树的毛衣》,孩子们可以从书里面寻找答案;主题海报上也张贴了有关大树的调查资料;美工区我们投放了颜料、纸笔,让孩子们给大树设计漂亮的衣服……以多种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经验体系。

本次主题是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生发的,正好又赶上班级主题活动,我们灵敏地抓住了这个兴趣点展开交流。宽松自主的环境,教师对幼儿的充分关注,积极支持,增强了幼儿的自信,激发了更多的创作灵感。大自然充满了神奇和奥秘,教师要相信我们的孩子能用自己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在实践中体会、发现、感悟!

参考文献:

[1]陈芳芳.(2016).幼儿园教育中故事教育的实践探索.现代教育管理,(2),42~43

[2]杨婉婷.(2019).幼儿园教育中故事教育的策略分析.教育教学论坛,(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