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语境下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案例研究
宋洁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设计高效、创新的小学英语作业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作业作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还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主题语境的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紧密结合,旨在通过多模态、多元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论文探讨了在主题语境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具体策略,提出通过整合课程资源、设置分层活动、创设梯度任务和加强跨学科融合等方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小学英语;主题语境;作业设计;核心素养;双减政策
引言:在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尤其是在“双减”政策的推进下,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作业设计过于依赖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教育要求,作业设计需要突破单一的形式,注重学生在多样化、情境化的任务中获得知识、锻炼技能,并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主题语境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背景,它通过将语言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基于主题语境理论,结合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设计符合学生需求、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作业。
一、主题语境下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应紧密围绕主题语境,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作业设计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教师应在作业内容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的情境,通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内在认同感和学习的自主性。
作业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语言输出和技能训练[1]。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对话、角色扮演或小组合作项目等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完成作业,既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形式不仅限于传统的书面作业,还可以通过结合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进行设计。例如,利用音频、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设计互动性强的作业任务,通过多感官的体验帮助学生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二、主题语境下小学英语单元作业的设计策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作业作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其设计必须紧密围绕教学主题,既要强化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又要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特别是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设计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英语作业,成为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材中的知识点,还应当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利用网络、家庭、社区等多种资源,将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2]。例如,在学习“家人”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设计与家庭成员相关的互动作业任务,鼓励学生与父母共同完成任务,通过拍摄家庭成员的照片或录制家庭对话等方式,进行语言实践,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激发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和参与感。
作业设计应注重设置分层活动,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水平不同,因此作业任务的难度应当有所区分,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层次结构。例如,在学习“天气”单元时,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图片配对或简单问答的作业;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描述天气状况并与同学分享;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更复杂的任务,如录制一段天气预报或编写一篇关于天气变化的简短文章。通过这种分层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练习,不仅能提高自信心,还能有效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3]。
三、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案例
以小学英语牛津英语译林版教学内容《Unit 3 How many?》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有创意和互动性的作业,旨在通过主题语境来帮助学生掌握“数量表达”这一语言知识,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应用。在这一单元中,学生需要学会使用“How many?”来询问物品的数量,并能够回答相应的数量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这一语法结构,教师可以采用分层作业设计,注重任务的递进性,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设计相关作业,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时,出示一组图片,包括不同数量的水果、动物、玩具等物品。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比如:“How many apples are there?”并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回答:“There are three apples.”此时,教师可以用手指着图片中的苹果,帮助学生理解数量与物品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互动提问让学生逐步掌握表达数量的句型。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语言结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几个分层作业任务:1基础任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和文字提示,填写答案,例如:“How many ______ are there? There are ______.”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巩固对句型的掌握,并熟悉如何用英语询问和回答数量。2中级任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教室内的实物进行实地练习。例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寻找教室内的书籍、笔、椅子等物品,并用“How many?”来询问同学,例如:“How many chairs are there?”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这一句型,培养他们的实际交流能力。3高级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较为复杂的任务,如小组合作活动。学生可以根据教室内物品的数量进行小组讨论,并用英语进行展示。例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物品分类游戏”,每组需要用“How many?”询问其他小组的成员,然后总结出每组物品的总数量,并在班级前进行汇报。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语法结构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在完成这些任务后,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作业任务,如数学与英语结合的作业,帮助学生将数量表达应用到其他学科中。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绘制一张“水果数量图”,并用英语表达不同种类水果的数量:“How many apples? How many oranges?”这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还能通过跨学科融合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教师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句型和语法结构,还让他们在多样化的情境中提升了实际运用能力。
结论:总之,主题语境下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还能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合理的策略设计,作业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其核心素养。这一设计理念和策略为今后小学英语作业的改进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指导,未来的英语教育应更加注重作业设计的多元化、个性化与情境化,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 韩蓓.主题语境下小学英语作业多模态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 2024(5):4-6.
[2] 周茜.主题语境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实践与思考——以Unit 5 Seasons为例[J].英语教师, 2022, 22(24):176-178.
[3] 曹乐.主题语境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现状的调查研究[D].吉林外国语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