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地区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吉克伍且
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光明镇中心小学校 616750
摘要:本研究聚焦彝族地区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深入剖析该地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包括游戏化学习、情境化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旨在提升彝族地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与解决问题的信心,为他们的未来学习筑牢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能显著改善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彝族地区;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学策略;教育创新
一、引言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彝族地区的小学生而言,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彝族地区小学数学教学面临诸多挑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策略缺乏创新等问题,导致学生在面对实际数学问题时,解决能力不足。因此,结合彝族地区的特点,探索适合该地区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迫在眉睫。
二、彝族地区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2.1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定义
2.1.1 解决能力的构成要素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由多个关键要素组成。理解能力是基础,学生需要准确解析问题中的信息,明确问题的本质。对于彝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准确理解数学问题中的表述尤为重要。策略应用是关键,学生要掌握不同的解题策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最佳方法。逻辑推理能力不可或缺,学生需通过合理的推理步骤,建立清晰的因果关系,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来解决问题。自我监控能力也非常重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不断评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2.1.2 解决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在彝族地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时,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能使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此外,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工程等领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是必备的素养。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能拓宽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为走出彝族地区、融入更广阔的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2.2 当前彝族地区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现状
2.2.1 学生能力水平分析
通过对彝族地区小学生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许多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表现不佳。在理解和分析问题时,由于部分学生汉语水平有限,在面对用汉语表述的数学问题时,往往难以准确把握题意,尤其是涉及实际生活情境的问题,理解起来更加困难。在策略选择上,学生大多依赖固定的解题模式,缺乏灵活运用知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当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自信心受挫。研究还表明,学业成绩与问题解决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问题解决能力不足的学生在学业上更容易遇到瓶颈,进而影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2.2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在彝族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制约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的因素。一方面,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和质疑的空间,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彝族地区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具有独特性,而现行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当地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难以将所学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导致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解决问题的动力不足。此外,教师的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学生的考试成绩,过于关注解题的最终结果,忽视了对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发展的评价,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追求正确答案,而忽略了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探索。
三、培养彝族地区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
3.1 游戏化学习
游戏化学习是将学习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在互动和参与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对于彝族地区的小学生来说,游戏化学习具有独特的优势。游戏能够提供即时反馈,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快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调整,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团队合作游戏,学生可以在合作中提高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游戏化学习还能缓解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更自然地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游戏的竞争性和奖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彝族地区的文化特色设计多样化的游戏。例如,设计“彝族传统节日数学大冒险”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彝族火把节、彝族年等节日为背景设置数学任务站,每个任务站包含与节日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计算节日活动的参与人数、分配节日食物的数量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利用彝族传统的棋类游戏,融入数学计算和推理元素,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2 情境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主动构建知识。对于彝族地区的小学生,情境化教学可以紧密结合当地的生活实际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创设与彝族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如彝族的农耕生产、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情境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在实施情境化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彝族农耕中的数学问题”“彝族刺绣图案中的数学奥秘”等教学活动。在“彝族农耕中的数学问题”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农田的面积、农作物的产量等;在“彝族刺绣图案中的数学奥秘”活动中,让学生观察刺绣图案的规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图案的设计和分析。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效果评估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3.3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通过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的小组组成、科学的任务分配和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彝族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具有多样性,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将大型数学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分配给每个组员,让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通过即时反馈、同伴评价和自我反思等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合作情况,引导学生不断改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小组成员共同记录解题思路和解决方案,促进思维的碰撞和知识的共享。通过“轮流发言”的形式,确保每位成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避免个别学生主导讨论。例如,在解决“彝族乡村旅游规划中的数学问题”时,小组成员可以分别负责计算旅游景点的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成本核算等不同方面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形成完整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提高解题效率。
四、总结
本研究针对彝族地区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游戏化学习、情境化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充分考虑了彝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旨在解决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学习信心。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化教学策略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彝族地区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本研究能够为彝族地区的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红.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25,(08):46 - 48.
[2]郭立军,李美娟,何光峰.提升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一项追踪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3,43(10):77 - 104.
[3]邱琳.小学三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3.
[4] 王斐.彝族地区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之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000(029):364-364.
[5] 李金富.彝族农村小学生数学计算思维差异研究——四川普格5-6年级计算测试调查[D].西南大学[2025-04-01].
[6] 杨成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主题式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 2024(11):93-95.
[7] 张薇.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