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整桩在海上光伏架空线路中的应用
朱飞 钟润辉
1中核汇能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2.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63
【摘要】 目前海上光伏项目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而桩基方案是海上光伏不同于陆上光伏的重要一环。依托于国内最大的海上光伏在建项目,对海上光伏架空线路中的桩基方案进行了研究总结,对目前常用的PHC桩、钢管桩、灌注桩等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对比之下考虑采用PHC整桩方案。典型承台下采用16根PHC1000B130桩的布置方案,单桩长50m,桩基采用斜桩,可更好的抵御水平荷载,同时避免了桩身接头焊接问题,提高了桩头耐打性,降低断桩风险。
【关键词】海上光伏;PHC整桩;海上架空线路;混凝土耐久性;
1.概况
开发建设新能源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而海上光伏是新能源产业的新兴领域,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海上光伏发展。但是海上光伏项目不同于陆地光伏,相比于陆地环境,海洋环境更为复杂,除了需要综合考虑风、浪、流、土等各类外部荷载,还需要考虑恶劣的海洋腐蚀环境对混凝土和钢结构的影响。
海上光伏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光伏区的预应力混凝土桩基通常采用上下接桩的形式,但接桩处的防腐蚀效果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且焊接强度较难保证。
本文以中核田湾200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为依托工程,对海上光伏架空线路的桩基方案进行了比选,对设计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海上光伏整桩方案的主要技术方案,大直径预应力混凝土整桩在海上光伏项目中尚属首次应用,为将来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2.工程概述
中核田湾 200 万千瓦滩涂光伏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本工程”)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核电温排水区域和附近滩涂处。项目利用滩涂约28110亩,总装机容量2057.0112MWp,为国内乃至世界最大的海上光伏项目,光伏场区分南北区,通过32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相连,单塔4回,共8条线路,40基铁塔,每座铁塔之间预留空间满足下方船只的通航要求,项目平立面图见下图所示。
3.工程建设条件
本工程场区地貌类型为属潮间带淤泥质浅滩,水下地形较平坦,海底高程范围-3.2~-7.0m, 水深范围由近岸0m向海域过渡9.6m左右;调查区北侧为田湾核电站及高公岛,项目西侧为大堤,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场地内的地层分布如下:①-1淤泥、①-2淤泥粉质黏土、②-1淤泥质黏土、③-1粉质黏土、③-2粉质黏土、③-3粉质黏土、④-1砂质粉土、⑤粉细砂、⑥粉质黏土。
主要设计参数:极端高水位:3.57m;基本风压:0.55kPa;波高:4.09m;
抗震设防烈度:7度。
4.桩基形式选择
海工环境下的高桩承台桩基由于受到海洋环境的影响,相比于陆上工程桩基方案的设计较为复杂,除了需要考虑风浪流等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变形问题,还需要考虑在高盐雾、高湿度、强紫外线等腐蚀环境因素作用下结构防腐及耐久性问题。而又由于海上输电铁塔高度较高,各线塔之间线路间距较大,加之海上风速较大,因此产生的导线张力较大,在叠加风浪流荷载后,所产生的桩基结构内力也更大。目前海上工程中可选择的几类桩型的对比如下表所示。
对于海上光伏项目来说,成本控制是贯穿建设运行全过程的重难点,甚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与否。几种桩基方案中,在水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PHC桩的成本最优;钢管桩虽然结构性能稳定,但钢结构造价较高且海工防腐措施带来的成本增加较多;灌注桩的环保排放问题较为严重,并且由于无法施打斜桩,因此桩数较多,建设成本非常高。
因此综合对比之下,本项目光伏区输电铁塔高桩承台考虑采用PHC桩。
5.桩基方案
5.1 桩基布置
海上高承台桩基布置需要考虑受力方向、打桩船施打空间、桩基相互避让等多方面的问题,本工程东西向为主浪向,南北向为线塔张拉方向,由于斜桩能抵御更大的水平力,因此四周桩基向两侧倾斜,最大程度优化单桩长度及配筋,同时承台中心区域桩基考虑相互避让以及施工可行性,对倾斜角度和方向进行了相应调整,最终单塔下采用16根PHC整桩,桩基有限元模型如下图所示。
5.2桩型选择
根据桩身受力及土层分布计算,桩基型号选择PHC1000B130,桩长50m。
常规接桩方案在本工程中将会面对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 接桩质量不可控,常规陆地项目接桩时,由于上节桩与下节桩桩身在垂直状态下焊接,上节桩自重作用下,接头焊接处较为紧密,施焊后基本不影响桩身完整性,但由于海上施焊质量不可控,因此海上光伏项目桩基只能陆上焊接,而陆上焊接桩身呈水平状态,施焊时接缝处存在一定缝隙,对后续桩身完整性检测有影响。
2. 接桩处强度较低,管桩的断裂情况大部分发生在接桩位置,由于大直径管桩的锤击力较大,应力波会在接头部位产生传递突变问题,增大了接头位置损伤的几率。此外常规PHC单节长度约15m,本工程桩身出露泥面约10m,桩身弯矩最大值位于泥面以下3-5m处,恰好位于接桩位置,对于桩身受力来说极为不利。
3. 由于现场焊接操作精度一般,上下节桩的轴线容易产生一定的偏差,使得上下节桩之间形成一个微小的偏移角度,长桩在锤击施工时将产生一个附加的弯矩,增加桩身受损的可能。
因此综合考虑下,本工程采用整桩方案,可完全避开桩身接头焊接问题,提高了桩头耐打性,降低断桩风险,同时由于是工厂离心成型机上一体化制作完成,因此桩身直线度,抗弯能力,桩身质量等均得到了保证。
5.3桩身耐久性
对于海工环境中的桩基来说,如何提高材料的耐久性,以抵御海洋环境的高腐蚀性是设计方案的重中之重,海水对混凝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氯盐侵蚀上,氯化物侵入混凝土会造成钢筋以及端板的锈蚀膨胀,进而引起混凝土的进一步开裂,使得锈蚀问题愈发严重。海上光伏架空线路的桩基所受开裂弯矩大于一般工程,对于耐久性的控制要求更高。
常规PHC管桩的保护层厚度要求35mm,码头工程中的管桩保护层厚度要求45mm,本项目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不小于50mm。选用优质的混凝土原材料,采用粗骨料水洗筛分,严控原材料质量;注重PHC管桩生产配合比设计,加强混凝土的级配管理等措施;混凝土氯离子总含量控制在0.05%以内,碱含量可控制在3kg/m²以内,电通量≤800库仑,氯离子扩散系数Drcm≤3.0(10-12m2/s)。
6.小结
本文基于典型的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对海上光伏架空线路的桩基方案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结论如下:
(1)海上光伏项目对工程经济性的要求较高,桩基方案选择时需要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造价、工期、防腐措施、施工便捷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2)对比PHC桩、钢管桩、灌注桩等多种桩基方案,在近海区域,水深条件适用的情况下,采用PHC整桩方案结构整体性能优异,可以避免桩身焊接问题,提高了桩头耐打性,降低了断桩风险,提高了桩身质量和抗弯能力,是较为经济合理的方案;
(3)海工环境之下预应力混凝土整桩需要提高主筋保护层厚度,同时控制氯离子含量、碱含量、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等指标以达到海水环境下耐久性要求。
参考文献:
[1] 姜冠男. 我国海上光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1):77-79.
[2] 徐卫兵,摇星,李东侠等. 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开发建设策略[J]. 西北水电,2023,(4):118-122.
[3] 刘骁,贾志军. 海上光伏的腐蚀破坏与防护措施[J]. 环境技术,2024,(3):38-41.
[4] 沈火群,桂成农,王春明等.55m整节大直径PHC管桩的研制和应用[J]. 中国港湾建设,2008,(3):27-31.
[5] 吉同元,方海东.PHC管桩在码头工程中的应用[J]. 港工技术,2010,(2):27-29.
[6] 张书杰,成建强,曹胜敏.海上试桩不同桩型承载力特性研究[J].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2024,(5):71-76.
[7] 吴金娜,沈恒旭.软土地基中预制管桩分节长度对打桩影响的数值分析研究[J].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2024,(6):99-104.
[8] 肖冉.高桩码头工程施工方案优化分析[J]. 中国水运,2018,(10):65-66.
[9] 黄目升. 浅析港口码头PHC桩沉桩施工技术应用[J]. 建设科技,2018,(6):91-92.
[10] 饶勤文. 港口高桩码头大直径PHC管桩的应用[J]. 珠江水运,2024,(11):70-72.
[11] 朱春来. 高桩码头大直径PHC预制管桩水上沉桩施工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2023,(1):29-31.
[12] 徐初琪,董建业,彭儒等. 海上光伏腐蚀防护系统性解决方案[J].2023,(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