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施工应用探讨
乌日根白音 刘璐 王晓敏 石博蕊
1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赤峰市 024000 2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200 3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 012600 4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01404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利用建筑废弃物制备的新型材料,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天然资源的消耗,还能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再生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热点,其在施工中的应用潜力备受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再生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实际应用,分析其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效益,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建筑材料;施工
引言
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传统的填埋和焚烧方式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再生混凝土的出现为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通过将废弃混凝土破碎、筛分后作为骨料重新利用,再生混凝土不仅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性能要求,还能显著降低建筑成本。本文从再生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出发,结合施工实践,探讨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场景、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再生混凝土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1再生混凝土的基本特性
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利用废弃混凝土作为骨料制备的新型建筑材料,其基本特性主要体现在物理、力学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在物理性能上,再生骨料由于表面附着旧砂浆,其孔隙率较高,导致再生混凝土的密度通常低于普通混凝土,但其吸水率较大,需在配合比设计中加以考虑。力学性能方面,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通常略低于普通混凝土,但通过优化骨料级配、添加矿物掺合料或化学外加剂,其力学性能可得到显著提升,满足大部分工程需求。此外,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如抗冻性、抗渗性和抗碳化性能,虽受再生骨料质量影响,但通过适当的技术处理仍可达到使用标准。环境效益是再生混凝土的显著优势,其利用建筑废弃物作为原料,不仅减少了天然资源的消耗,还降低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现代建筑行业资源消耗问题
现代建筑行业是全球资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其资源消耗问题日益严峻。据统计,建筑行业消耗了全球约40%的原材料和30%的能源,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和碳排放。在材料方面,混凝土、钢材和木材等传统建筑材料的开采与生产不仅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过度开采砂石导致河流生态失衡,钢铁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此外,建筑废弃物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大量拆除和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往往被填埋或焚烧,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污染空气和水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规模的扩大,资源消耗问题愈发严重,亟需通过推广绿色建筑技术、使用可再生材料、优化施工工艺以及加强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措施,推动建筑行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再生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1再生混凝土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
再生混凝土在框架结构中的应用是其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体现之一,框架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承重体系,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有较高要求。再生混凝土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能够满足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需求。再生骨料的预处理是关键步骤,通过破碎、筛分和清洗,可以去除杂质并改善骨料性能。在配合比设计中,通过调整水泥用量、添加矿物掺合料(如粉煤灰、矿渣)或化学外加剂(如减水剂),可以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在实际施工中,再生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工艺与普通混凝土类似,但需特别注意其较高的吸水率,需提前润湿骨料以保证工作性能。
3.2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尤其是在道路基层和路面砖的铺设中。道路工程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相对较低,但对耐久性和抗裂性能有较高要求,再生混凝土通过优化配合比和施工工艺,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在道路基层施工中,再生混凝土可以作为稳定层或垫层使用,其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良好的抗冻性能能够有效支撑路面结构,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在路面砖的铺设中,再生混凝土可以通过添加颜料或采用特殊模具,制成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砖块,既美观又环保。此外,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还能显著降低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压力,减少天然骨料的开采,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3.3再生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工程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极高,尤其是在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能方面。再生混凝土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已经能够在桥梁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桥梁墩台和梁板的施工中,再生混凝土可以通过添加高性能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显著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满足桥梁结构的承载要求。此外,再生混凝土的较低弹性模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桥梁结构的应力集中问题,提高其抗震性能。在实际施工中,再生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艺需特别注意其较高的吸水率和较慢的硬化速度,需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施工质量。
3.4再生混凝土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再生混凝土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在装饰构件和铺装材料的使用中展现了其多功能性与环保价值。园林景观对材料的美观性、实用性和环保性有较高要求,再生混凝土通过添加颜料或采用特殊工艺,可以制成各种颜色和纹理的装饰构件,如花坛、雕塑、座椅等,既满足了景观设计的美学需求,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铺装材料方面,再生混凝土通过添加耐磨剂和防滑剂,能够制成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路面砖,不仅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耐久性,还能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此外,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显著减少了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压力,降低了对天然骨料的开采需求,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3.5再生混凝土在非承重结构中的应用
再生混凝土在非承重结构中的应用是其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体现之一,尤其适用于隔墙、填充墙和装饰构件等对强度要求较低但对施工性能和环保性能有较高需求的场景。在隔墙和填充墙的施工中,再生混凝土通过调整配合比和添加外加剂,能够有效提高其施工性能和耐久性,满足非承重结构的使用要求。例如,添加减水剂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而矿物掺合料则能增强其抗裂性和耐久性。在实际施工中,再生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工艺与普通混凝土类似,但由于再生骨料较高的吸水率和较慢的硬化速度,需采取提前润湿骨料或延长养护时间等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此外,再生混凝土在非承重结构中的应用还能显著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天然资源的依赖,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结束语
再生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施工应用,不仅为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还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尽管其在性能和经济性方面仍存在一定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未来,随着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完善,再生混凝土有望在更多建筑项目中得到推广,为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廖永禄,朱丙春,刘玮,等.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应用[C]//《施工技术》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2023:82-84.
[2]翁月.“双碳”背景下再生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碳排放研究[D].长春工程学院,2023.
[3]龚煜远.建筑固体废弃物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与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23.
[4]刘秋林,李蜀江,王良玉.装配式再生混凝土建筑发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09):134-137.
[5]李敏.再生混凝土利用关键成功因素研究及政策构建[D].山东建筑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