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作者

周瑾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技巧,这对学生的社会生活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好语文。与此同时,高中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章和诗词,通过对情境教学的良好运用,可以让这些文章在学生心中更加印象深刻。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情境教学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它鼓励教师将教学带进情境当中,从而让学生能在情境当中沉浸式的学习并提高学习效果。相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显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更加集中注意力。为实现此目标,教师需深思熟虑如何引入情境,必须明确情境教学的核心出发点。若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情境教学法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期望每位教师都能寻找到与学生共鸣的切入点,以便更有效地推进教学活动。

一、利用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分析文章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将学生导入情境,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作者的处境,促进其在学习中的深度思考。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入思考,但要注意在情境教学法中提出的问题是要让学生对文章有更好的代入感。就比如在人教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的第三单元的第十课《老人与海》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这位老人正在与鲨鱼做对抗,让学生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的话会怎么样?在钓上鲨鱼的第一刻会是什么反应?大多数人在钓起鲨鱼的时候都会是比较恐惧惊慌的,但钓鱼钓到鲨鱼这种神奇的经历也会让人感到自豪和骄傲,因此老人的反映他们也能够理解,但很少有人会选择执意要钓起鲨鱼,一是因为力量不足以与鲨鱼做对抗,二是因为鲨鱼过于凶残,容易伤害到自己。在这样的思考下,学生就更能明白老人有多么的勇敢和意志力坚定。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纵观全文,让学生知道经过一番努力之后,老人钓上来的是鲨鱼的残躯,这样的结局是否值得老人的努力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得到这样结局的心态,再对比文中老人的反应,让学生思考老人具有怎样的品质。在这样的问题导入情境设定中,教师的问题必须从文本出发,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不要过于急于求成,要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来向学生提问。

二、借助多媒体技术构建沉浸式情境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对教师来说,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构建沉浸式情境会比传统的语言叙述立体。对于学生来说,视听结合的形式能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教师需要注意在找寻多媒体素材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更要贴合教学实际,不要本末倒置。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带入情境,影视资料可以让学生打破时空,进入古人的世界。就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上册的第三单元第九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播放有关赤壁之战相关的影视资料,带领学生同苏轼一起领略这段历史,体会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磅礴气势。同时在阅读诗词时,我们不难发现苏轼对于周瑜的欣赏,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播放影视剧中有关周瑜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周瑜的足智多谋。写下这首诗的苏轼正处于人生诗意的阶段,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播放苏轼的纪录片,再让学生猜测,这首诗写于他人生怎样的阶段?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首诗?“人生如梦”蕴含了他怎样的感慨?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作者的情感与想要表达的内涵。可以说多媒体资源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去表达一些语言所不能展现的内容,能更好地让学生沉浸在课堂氛围里,但是最终的教学都是要靠教师带领学生去体会文字当中蕴含的信息,这样才能加强学生对文字中情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共情能力和感知能力。

三、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深化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法也有多种形式,其中角色扮演是最具有互动性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或者让他们自己编写剧本,这样的形式比起照搬书本上的内容,更能让他们产生思维的碰撞,对于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在学生扮演文中人物时,能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中角色的情感,也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事件和背景,对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来说都有提升的效果。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五课《雷雨》时,教师就可以划分小组让学生分桥段来饰演书中的情节,在侍萍与周朴园相认的桥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来展现文章中的人物个性,周朴园保留着侍萍的房间来怀念他,但是在得知侍萍没有死时那种冷漠与有惊无喜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内心是非常冷酷无情,以自我为中心的,而在鲁大海相关的情节中,可以看出这一人物的理想主义,他是作为底层人民抗争资产阶级的一种象征存在,因此在表演他时需要表演出他的愤慨与激昂。对于学生来说,《雷雨》是由大段的对话来进行的,阅读它并不是那么有趣。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教师在学生表演完之后,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点评来评价对方的表演,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表演和观看时更加用心,也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更丰富的体验。

结束语:

情境教学法本质是让学生通过情境的方式更好地体验文字中传达的信息,相比起传统教学,这种语文教学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课堂。在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思考文章内容和学生兴趣点的结合,在以课文为中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把握好课程目标设立的明确性,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保证情境设立与文字的紧扣。教师要避免陷入为了教学方法而开展教学的误区,形式化教学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实施。同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起现代科技,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也让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李会玉.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研究[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51):77-79.

[2]王婷玉. 以情促教以境优教——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开展[J]. 中学语文,2023(2):30-31.

[3]韩华.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实践探索[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