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COOK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缩宫素静脉点滴对足月妊娠引产效果分析

作者

周萍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100

引言

足月妊娠引产是指在妊娠满 37 周后,因各种原因需人为诱发子宫收缩,促使分娩发动的医疗操作。它在产科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用于处理孕妇或胎儿存在的一些病理情况,保障母婴安全,还能合理安排分娩时间,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引产方法日益多样化,但不同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存在差异。传统的缩宫素静脉点滴引产方法是临床常用手段,但部分孕妇因宫颈不成熟,引产成功率较低,可能增加剖宫产率。近年来,COOK 宫颈扩张球囊作为一种新型的促宫颈成熟方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其通过机械刺激促进宫颈成熟,为引产创造有利条件。人工破膜也是引产过程中的常用操作,可刺激宫缩,加速产程进展。将 COOK 宫颈扩张球囊、人工破膜与缩宫素静脉点滴联合应用,有望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 [1]。然而,目前关于三者联合应用对足月妊娠引产效果的研究仍相对不足。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 COOK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缩宫素静脉点滴与传统缩宫素静脉点滴引产方法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更优的引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在 2023 年 1 月至 2025 年 5 月期间,于我院产科选取 200 例足月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单胎头位妊娠;孕周37-41+6 周;无明显头盆不称;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孕妇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对催产素过敏;孕妇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0 例孕妇均匀地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100 例。在对照组的 100 例孕妇中,年龄范围在 20-38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28.5±3.2 )岁;初产妇 75 例,经产妇 25 例。实验组的100 例孕妇,年龄处于21-39 岁,平均年龄为( 29.0±3.5 )岁;初产妇78 例,经产妇22 例。对两组孕妇的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数据的P 值均大于0.05,这表明两组孕妇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能够为后续研究不同引产方法的效果提供可靠基础。

(二)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方法。在孕妇无宫缩或宫缩较弱时,将 2.5U 缩宫素加入 0.9% 生理盐水 500ml 中,从 8 滴 / 分钟开始缓慢静脉滴注,根据宫缩情况每 15-30分钟调整滴速,每次增加 4-8 滴 / 分钟,直至出现有效宫缩(每 10 分钟有 3 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 30 秒以上),但滴速最快不超过 40 滴 / 分钟,催产素浓度不超过 1% 。密切观察孕妇的宫缩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以及胎心变化情况,若出现宫缩过强(10 分钟内宫缩 ⩾5 次)、胎心异常等情况,立即减慢滴速或停药。

实验组采用 COOK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缩宫素静脉点滴的引产方法。首先,在严格消毒后,将 COOK 宫颈扩张球囊经阴道缓慢置入宫颈管,使球囊的两个腔分别位于宫颈内口和宫颈管内,向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每个腔注入50-80ml,以机械刺激促进宫颈成熟。放置球囊后,密切观察孕妇的宫缩、阴道流血及流水等情况,一般放置 12 小时后取出球囊。取出球囊后,评估宫颈成熟度,若宫颈成熟度 Bishop 评分 ⩾7 分,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人工破膜术,破膜后观察羊水的颜色、量及性状。破膜后 30 分钟,若无规律宫缩或宫缩较弱,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方法进行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同样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情况,及时调整催产素滴速或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三)观察指标

1. 宫颈成熟度:采用Bishop 评分法评估宫颈成熟度,分别于引产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评分。评分 ⩾7 分视为宫颈成熟,计算两组宫颈成熟度改善有效率(有效率 Σ=Σ 宫颈成熟例数 /总例数 ×100% )。

2. 规律宫缩至分娩时间:记录从引产后规律宫缩到胎儿娩出的时间,比较两组的时间。

3. 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统计两组孕妇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 分钟及5 分钟的 Apgar 评分,评估新生儿窒息情况 [2]。

(四)研究计数统计

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来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平均数 ± 标准差( x±s )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若 P 值小于 0.05,则表明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宫颈成熟度改善情况

表1 两组宫颈成熟度改善情况比较

实验组宫颈成熟度改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COOK 宫颈扩张球囊通过机械性扩张和刺激宫颈,能有效促进宫颈软化、缩短及扩张,从而提高宫颈成熟度,为后续引产创造良好条件。而对照组仅依靠催产素的作用,对宫颈成熟度的改善效果相对有限。

(二)引产至分娩时间

表2 两组规律宫缩至分娩时间比较( ⋅×±εS ,h)

实验组规律宫缩至分娩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中,COOK 宫颈扩张球囊先促进宫颈成熟,为宫缩的有效发动奠定基础,人工破膜后进一步刺激宫缩,再联合缩宫素静脉点滴,三者协同作用,加速了产程进展,缩短了引产至分娩的时间。相比之下,对照组单纯使用缩宫素,在宫颈不成熟的情况下,产程进展相对缓慢。

(三)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

表3 两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 评分比较

实验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新生儿 1 分钟及 5 分钟 Apgar 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实验组通过有效改善宫颈成熟度和加速产程,使更多孕妇具备了阴道分娩的条件,从而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该联合引产方法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保证了新生儿的安全。

三、讨论

在现代产科临床实践中,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选择直接关乎母婴安全与分娩结局。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缩宫素静脉点滴与 COOK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缩宫素静脉点滴两种引产方案,发现后者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展现出显著优势,这一结果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宫颈成熟度改善情况来看,实验组 92% 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68% 的水平,这一差异源于联合方案的多维度作用机制。COOK 宫颈扩张球囊通过机械性压迫宫颈纤维组织,促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软化,同时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加速宫颈成熟进程。而传统催产素仅通过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间接影响宫颈,在宫颈条件不佳时难以快速达到理想成熟度。临床研究表明,宫颈成熟度是决定引产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实验组高有效率为后续顺利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3]。

规律宫缩至分娩时间的缩短是联合方案协同效应的直观体现。实验组平均 8.2 小时的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 12.5 小时,主要归因于多步骤干预的有序推进。球囊扩张使宫颈具备良好顺应性后,人工破膜可直接刺激子宫壁释放前列腺素,增强宫缩强度与频率;随后使用的催产素在优化的宫颈条件下,能更高效地激发有效宫缩,减少无效宫缩消耗的时间。这种“促成熟 - 刺激宫缩 - 强化产力”的组合拳,显著提升了引产效率,缩短了产妇痛苦时间,同时降低了因产程过长引发的胎儿窘迫、 后出血等风险[4]。

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实验组 85% 的阴道分娩率和 15% 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形成鲜明对比,这一结果印证了联合方案对自然分娩的积极推动作用。当宫颈充分成熟、产程进展顺利时,产妇的产道条件与子宫收缩力达到更佳匹配状态,显著降低了因宫颈因素导致的头盆不称发生率。同时,较短的产程减少了产妇体力消耗,维持了良好的子宫收缩协调性,为阴道分娩创造了有利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无显著差异,表明联合方案在保障胎儿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分娩质量。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尽管样本在年龄、产次等基础特征上具有可比性,但未全面纳入不同体质、合并症类型等复杂情况的孕妇,可能影响结论的普适性。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范围,关注高危妊娠群体,进一步验证联合方案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可探索球囊放置时间、催产素个体化使用剂量等细节优化方向,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操作指南。

四、结论

综上所述,COOK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缩宫素静脉点滴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够有效改善宫颈成熟度,缩短引产至分娩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密切观察孕妇及胎儿情况,以确保引产过程的顺利和母婴安全。同时,期待更多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该引产方法的应用策略,为足月妊娠引产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方案。

参考文献

[1] 杨利 , 李仲瑞 , 韦勇英 , 张惠云 , 邹虹霞 . 宫颈扩张球囊与催产素联合人工破膜在孕晚期分娩催产中的效果分析 [J]. 中外医疗 ,2023,42(36):29-32.

[2] 李敏 , 刘明刚 . 观察 COOK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催产素静脉点滴对足月妊娠引产价值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20(11):171-174.

[3] 张楠 , 刘羽 , 李晓妍 .COOK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在孕足月计划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18(27):98-101.

[4] 彭思苹 , 陈惠霞 , 张兵 , 梁进 , 黄秋虹 . 宫颈扩张双球囊联合人工破膜及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J]. 临床医学工程 ,2018,25(08):109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