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学科视角下小学语文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作者

林金娣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364300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还促进了学科间的深度联结。本文探讨语文与音乐、美术及英语等学科的融合方式,分析跨学科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跨学科融合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跨文化理解力,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与实效性,为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跨学科视角;跨学科视角;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

前言: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核心任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对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因此,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深度融合,形成跨学科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方向。

一、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关系

1.1语文与音乐学科的融合

音乐,作为一门以节奏韵律和情感抒发为显著特征的艺术形式,对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有着独特功效,当音乐元素融入语文教学,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情感与文化内涵的感知会更加全面且深入。以学习古诗文或其他文学作品为例,借助音乐演奏或演唱这一独特的声音表达形式,学生理解和记忆词语意义的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这种融合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与感染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讲解,而是通过声音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情感与文化内涵的感知更加全面且深入。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语文与音乐的结合对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促使学生在聆听、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和理解文学作品。

1.2语文与美术学科的融合

美术作为一门凭借线条、色彩与构图来塑造视觉形象的艺术,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阅读古代诗词那优美的文字时,或是沉浸于现代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里,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文学世界,此时鼓励他们拿起画笔,将作者笔下的自然景观、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那萦绕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氛围,用绘画作品呈现出来,每一次挥动画笔,都是对线条运用、色彩搭配的一次尝试与探索,这样的创作实践让学生的艺术创作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文学鉴赏与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他们开始更加敏锐地捕捉文学作品中的精妙之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且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将内心对作品的感悟表达出来,让学生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掌握了一门新的艺术表达语言。

1.3语文与英语学科的融合

当语文教学与英语学科结合,学生便能在双语教学以及语言对比中深度探索文学作品蕴含的多层次含义与丰富文化背景。以经典英文文学作品的学习为例,学生最初沉浸于英文原著的字里行间,依靠自身掌握的英语知识,艰难却坚定地探寻文章的核心要义,在这个过程中英文的词汇、语法与句式结构,如同散落在各处的拼图小块,随着阅读的推进,逐渐在学生的思维中拼凑出一幅相对完整的图像。当他们翻开对应的中文译本,通过细致对比,敏锐捕捉到作者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所展现出的千差万别的语言表达风格。在未来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这种跨文化素养将成为他们的有力法宝,为其职业发展筑牢根基,使他们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二、跨学科小学语文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1主题的选择与设计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开展跨学科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意义重大,而主题的选择与设计则是活动成功的关键起点,教师需要在这一环节精心谋划,致力于将语文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巧妙融合,构建起新的学习体系,全方位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提升。教师可依托教材,紧密联结学生的学习生活,例如,在学习一篇描写四季美景的课文时,可围绕 “四季的色彩与旋律” 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在这个主题下,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基石,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中对四季景色的生动描写,同时,融入美术学科元素,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四季的色彩,有的学生可能会用暖色调展现春天的生机勃勃,用冷色调突出冬天的寒冷寂静,引导学生寻找或创作与四季对应的音乐旋律,感受不同季节在音乐中的独特表达。教师可联系教材,联结学生的成长生活,以 “我的兴趣爱好” 为主题组织一场跨学科的展示活动,学生用文字详细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撰写成一篇篇生动的作文,分享自己在兴趣爱好中的经历与收获,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英语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比如设计 “童话人物猜猜猜” 的游戏,学生用肢体动作和简单的语言描述童话人物,让其他同学猜,在欢乐的氛围中加深对童话人物的理解,活动设计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像组织小组讨论 “童话中正义为什么总能战胜邪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

2.2跨学科小学语文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

课堂内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对任务设计的精妙性以及学生参与的深度有着较高要求,教师可巧妙借助小组合作的模式,以经典文学作品《绿野仙踪》为蓝本开展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不同任务,有的小组负责依据故事内容,用英文编写并表演一个短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深入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性格、情节发展,还要将其转化为生动的英语对白,极大地锻炼了英语表达能力;有的小组则专注于创作与《绿野仙踪》相关的美术作品,如绘制书中奇幻场景的插画,或是制作人物形象的立体手工,在创作时学生需仔细研读作品对场景和人物的描写,将文字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这一过程加深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也提升了美术创作技能;还有小组负责从音乐角度出发,为故事中的不同情节挑选或创作合适的音乐旋律,当音乐与故事中的冒险、欢乐、悲伤等情节相匹配时,学生对故事情感的把握更加精准。这样的小组合作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并灵活运用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切体会到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奇妙联系,逐步构建起更为丰富、全面的知识结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以参观自然博物馆为例,学生们置身其中,亲眼看见各种动植物标本,观察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这些真实的展品与语文课本中描写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文章相互呼应,学生们一边参观,一边回忆课文中的词句,对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感受,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了作品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背景。课外活动中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也别具魅力,学生们可以借助美术创作,将文学作品中的情景和人物形象通过画笔展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完《小王子》后,学生们用色彩斑斓的画作描绘出小王子在各个星球的奇妙经历,或是小王子与狐狸之间真挚的情感。而音乐表演则能将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用旋律与歌声演绎,当学生们为《再别康桥》谱曲并演唱时,那轻柔的旋律、深情的歌声,将诗歌中淡淡的离愁别绪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艺术阅历,还如同放大镜一般,加深了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使语文学习在深度与广度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的融会贯通,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表现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未来,在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下,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将进一步优化,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富秀.跨学科理念下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例析[J].  2024.

[2] 俞利亚.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实施方案[J].好日子, 2019(33).

[3] 杨美琴.跨学科视域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探究[J].阅读,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