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探讨
马永坚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田坝乡人民政府,云南 昭通 657009
摘要: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问题。发展农村供水、保障饮水安全是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的基本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现状,随后探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策略,旨在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健康安全的水源,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策略
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涵盖了从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到饮水设施管理维护的一系列标准化措施。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也持续推进,近年来,本地区积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通过改造、配套、升级等措施,统筹解决了部分地区存在的农村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等问题,例如新建和改建供水工程、铺设输配水管道、建设蓄水池和水窖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并且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1.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现状
饮水安全一直都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早在21世纪初,国家就已启动大规模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并高度重视农村供水标准化建设。在我国印发的《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中明确了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等4项指标,旨在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提供规范化标准。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深入,各乡镇也越来越重视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本地在多年的工作中也取得一定成就。
本地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行动项目,通过新建和改建供水工程,显著提升了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例如抗旱项目、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等,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应对了季节性缺水和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在饮水管道铺设方面,乡政府申请专项资金,铺设了长距离的输配水管道,确保了水源能够稳定、安全地输送到各家各户,同时还新建了多个蓄水池和水窖,用于储存和调节水量,进一步提升了供水保障能力。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饮水,本地还加强了对农村饮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定期检测和公布水质数据,确保水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增强了群众的饮水安全信心[1]。
2.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策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镇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不仅是保障村民基本生活需求和身体健康的前提,更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村镇卫生环境条件,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也有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加强水源地保护
水源地是饮水工程建设的基础,为保障群众用水充足以及健康,必须加强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在水源地周围设置保护区,禁止农业、工业废水排放,减少污染源进入水体,对于那些已经建设的农村供水工程,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尽快划定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做到“应划尽划”。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水源地周边的垃圾和杂物,防止水源受到杂质污染,对于村民也要加强引导和宣传教育,让他们成为保护水源地的主力军,在农业生产中尽量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水源地的行为。此外,还可以推广一些绿色生态治理模式,比如植树造林、修建生态堤坝等,对水源地进行保护,增加自然净水能力。同时,发展农业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从根源上减少农业污染对水源的威胁[2]。
2.2完善供水工程建设
农村供水工程是乡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在规划时要坚持全局观念做好规划,与水资源等专业规划相协调,尽量对农村的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例如优先利用大中型水库和引调水工程作为农村饮用水水源,再根据本地的地理位置、环境因素等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优先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沛、取水和输水成本较低、便于保护的水源,如果是水库取水,则在头部要实行表层或中层取水,避免底层取水,防止底泥对水质的干扰。为了保障群众的用水安全,在建设供水工程时应该要合理配备净水设施设备,对水源进行净化,保障水源健康。例如,千吨万人供水工程和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千人供水工程,可以采取装配式、模块化的一体化净水装置,对于一些自流供水的工程,可采取浸没式的超滤处理工艺,确保群众的饮水得到充分消毒,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2.3建立健全的水质检测系统
水质是否达标,能否满足饮用标准,需要经过专业的设备和人员进行定期检测,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对此,首先应加强基层水质检测队伍建设,配备专业人员和先进检测设备,实时监控水质变化,一旦发现水质标准不满足要求,则要及时找到源头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应推行透明的水质公示制度,定期向村民公布检测结果,增强村民的饮水安全意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质的监测设备也可以不断升级,例如利用智能监控系统进行水质实时监测,在供水工程中安装水质传感器,实时记录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水质波动情况,及时发现潜在污染风险,方便管理部门快速采取措施,有效保障水源的稳定和安全。
2.4加强村民饮水安全意识培养
村民的饮水安全意识也是饮水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不断提高他们对饮水安全的重视,才能真正改变农村的饮水问题。政府可以派出专项管理人员,定期普及饮用水健康知识,通过宣传和培训等过程,让村民了解安全饮水的重要性以及饮用生水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对于一些缺乏集中净水设施的村庄,可以给农户推广家庭净水器,并培训他们学会使用,渐渐提高饮水的安全性[3]。
3结语
综上所述,饮水安全是关乎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也必须紧跟其后,不仅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为农村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时要加强安全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做好水质监测,加强对村民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对饮水安全的重视,从而促进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1]张彦文.饮水安全工程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探究[J].中国标准化,2022(08):115-117
[2]汪宝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后期管理水平提升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19(10):129
[3]张海男.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与发展[J].新农民,2023(0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