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祝英杰
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的教学要围绕着某一运动项目开展主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完整的课题教学中更为准确地掌握运动要领,培养学生健康的终身运动观,这需要教师处理好单课时教学内容与单元内容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应用的策略与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
引言:初中阶段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育、健康行为的培育及体育品德的培育,此三个方面的教育工作可以为具体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育,不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教育为主,应改善原本单一化的教学方式,从大单元的教学角度出发,实现以课程育人的总体目标。毕竟,传统的知识教学难以适应当下学生能力成长的要求,而大单元的教学胡哦哦都能够可以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明确运动训练的目标,有助于迎合学生的体能特点,合理化设计教学方案。
一、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必要性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在于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结构,重新梳理教学目标、内容及单元知识的体系,并对现有的教学资源予以充分优化。目前国内初中体育教师开始陆续尝试用此方法开展实践活动,并随着大单元模式的逐渐深入,其优化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无论是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是在教学内容的单课时规划中,普遍能够做到清晰定位,相比于过去的教学模式,大单元教学与新课标要求的契合度更高[1]。
二、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优化课时内容促进单元教学
初中体育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时,要注意避免单课时目标之间的重合,围绕着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得到每一课时的递进式教学方案,各小部分可以组成有机的整体,确保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连接且内容属于连贯的关系,才能对后续的教学安排做出合理延展。比如在“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紧急处理”中,教师就可以将其中的知识点内容具体划分,包括常见的运动损伤种类、针对不同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方式等等,案例围绕着运动中的擦伤、关节扭伤、骨折等内容进行说明,逐次加深讲解的理论深度,增强学生在运动中的安全防护意识。本单元课时内容的独立性比较强,实践难度较小且属于学生常见的内容,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纳程度来合理递进知识点补充的完整性,使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重视体育健康,牢牢掌握安全防护的要点,可以在之后的运动技巧教学中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其意义甚为深远[2]。
(二)完善主题设计促成实践创新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不仅限于目前所使用教材的编写内容,此模式要求着教师要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特点,融合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来做出优化设计,通过巧妙地设计单元主题及灵活应用教学方法,为大单元教学的应用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比如在足球项目的教学中,普遍是在室外完成的体育教学活动,但由于天气因素,雨季时操场上可能会有积水,那么选择在室外上课就会存在不利因素,教师就可以在原有的主题设计基础上增加一些灵活性应用的部分,促成实践活动的创新应用,临时选择在体育馆或者教室内完成理论讲解,借助室内的大屏幕及其他教学器材,完成一些技巧的示范或规则的演示,先让学生对足球这项运动产生一定的了解,再合理规划之后的教学内容。即便对原有的计划做出了一些改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单元教学的结构,拥有备选的教案可以选择,极大程度地考虑到室外教学的复杂性,巩固学生的体育理论基础[3]。
(三)借助课堂检测激活学生潜能
大单元教学的应用效果是否理想,需要依靠一定的课堂检测手段来反馈成果,无论在何种教学情况之下,教学评价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学科备受关注,尤其是初中阶段的体育分数被纳入中考成绩以后,学生的体能是否达标,也会影响其升学率。体育教师应将学生看作不同的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所以很难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借助课堂检测的信息来反映出学生体能方面的不足,就可以将学生的运动潜能激发出来,不少原本体能素质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在大单元教学的模式中逐渐取得好成绩。比如在排球运动的教学中,根据测试结果,发现有些学生的爆发力很强,就可以让其充当主攻手的角色,有些学生的耐力较好,就可以安排在防守的位置。可见,大单元教学模式和课堂检测结合以后,对学生体育素质的判定会更加全面且客观。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体育学科教学需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改革的方向,将大单元教学模式的长处发挥出来,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科素养而不断努力。从实践中来看,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着教学模式的可研究性,体育教师应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设计大单元教学的各阶段主题,并根据主题的内容来设计逐个课时的小计划与递进关系,为提升教学效果而发挥此模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九年级双杠大单元教学计划为例[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4,5(18):65-67.
[2]郑海梅.大单元视野下的初中体育课堂任务驱动——以排球上手发球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4,(20):139-142.
[3]韩迎春.初中体育课程田径大单元教学方案设计——以初中体育水平四(七年级)为例[J].新体育,2024,(06):61-63.
[4]孙榕.大单元视角下初中体育问题情境教学中“问题链”的建构——以排球发球、传球和垫球技术为主的战术配合体验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0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