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装药作业场所静电防护安全技术研究

作者

娄振海

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45

摘要:装药作业场所由于其特殊的作业环境和物质属性,静电防护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静电如果不及时防护,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装药作业场所,必须采取严格的静电防护安全技术措施,确保生产安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装药作业场所静电防护安全技术。

关键词:装药作业场所;静电防护;安全技术

装药作业场所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存在极高的爆炸危险性。静电作为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防护,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在装药作业场所,必须采取严格的静电防护安全技术,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本文将从静电的产生及危害、装药作业场所的特点、静电防护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静电的产生及危害

静电是由于介质内部或者介质与介质之间电子数量的不平衡而产生的。这种不平衡电荷在介质之间移动时,容易形成静电危害。静电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火灾和爆炸:静电的积聚会形成火花,使得周围的可燃物燃烧或爆炸。特别是在装药等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的场所,静电的危害更加显著。

电击伤害:当人体和带电物体接触时,会产生电荷的流动,从而产生电击伤害。这种伤害对老人、孕妇、小孩等人群尤为危险。

设备损坏:静电产生的电磁场会对电子设备造成辐射干扰,导致电子设备失灵,使得生产效率降低,维修费用增加。

2、装药作业场所的特点

装药作业场所具有以下特点,使得静电防护尤为重要:

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在:装药等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在,使得场所内的静电放电可能引发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环境复杂:装药作业场所往往存在多种设备、管道和储罐,这些设备和管道之间的摩擦和接触容易产生静电。

人员密集:装药作业场所的人员密集,且常常需要穿戴特定的防护装备,这些装备如果材质不当,也容易产生静电。

3、静电防护的具体措施

针对装药作业场所的特点,应采取以下静电防护的具体措施:

3.1、接地措施

接地是消除静电积累的有效手段。在装药作业场所,设备和管道应进行接地处理,以消除静电积累。

储罐和管道的接地:储罐、管道等设备的金属部分应进行可靠的接地连接,确保静电能够及时导入大地。

电气设备的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也应接地,以防止设备内部的静电放电。

接地系统的检测和维护:应定期检测设备和管道的静电电位,以及接地系统的完好性。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

3.2、控制流速

在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管道中,应控制流速,以减少摩擦和静电的产生。一般来说,当流速小于或等于1米/秒时,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管道流速的控制:通过调节管道内的流速,可以减少液体或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时产生的静电。

流速监测装置:安装流速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管道内的流速,确保流速在安全范围内。

3.3、使用抗静电剂

在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可以在物质中添加抗静电剂,以消除静电电荷的积累。抗静电剂可以改变物质的电性能,使其不易产生静电。

抗静电剂的选择:根据物质的性质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抗静电剂进行添加。

抗静电剂的添加量:按照一定比例将抗静电剂添加到物质中,确保抗静电效果。

3.4、设置导电装置

在爆炸危险场所的入口和出口处,可以设置导电装置,以引导静电电荷进入地下,从而减少静电电荷的积累。

导电地板:在爆炸危险场所的地面铺设导电地板,将地面上的静电电荷导入大地。

导电门把手:在门的把手处设置导电装置,当人员进出时,通过触摸导电把手,将身上的静电电荷导入大地。

3.5、定期检测和维护

在爆炸危险场所,应定期检测设备和管道的静电电位,以及接地系统的完好性。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

检测周期的确定:根据设备和管道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确定合适的检测周期。

检测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静电电位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等,进行定期检测。

3.6、加强员工培训

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使其了解静电的危害及如何采取措施进行防范。员工应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静电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静电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包括静电产生原理、危害及防护措施等。

操作规程的培训:针对装药作业场所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

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加强员工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包括应急演练、事故处理流程等,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3.7、增加空气湿度

在爆炸危险场所内,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湿度来减少静电的产生。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在50%以上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

湿度监测装置:安装湿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场所内的湿度,确保湿度在安全范围内。

加湿设备:在场所内安装加湿设备,如加湿器、喷雾器等,增加空气湿度。

3.8、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在装药作业场所,人员需要穿戴特定的防护装备。这些装备应选择防静电材质,以防止因装备产生的静电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防静电工作服:选择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工作服,防止因衣物摩擦产生的静电。

防静电鞋:选择具有导电鞋底和防静电鞋帮的鞋子,将人员身上的静电导入大地。

防静电手套和帽子:选择具有防静电功能的手套和帽子,防止因手部或头部接触产生的静电。

3.9、爆炸物品的仓库静电防护

爆炸物品的仓库不管是否处于直击雷防护区,都必须采取相应的防雷、防静电保护措施。

仓库的接地系统:仓库的金属结构、储罐和管道等应进行可靠的接地连接,确保静电能够及时导入大地。

防雷装置的安装:在仓库周围安装接闪针、接闪线等防雷装置,防止直击雷对仓库造成危害。

仓库的湿度控制:通过加湿设备增加仓库内的湿度,减少静电的产生。

4、案例分析

4.1醴陵佳欣公司爆炸(2024年)‌

‌事故原因‌:维修工在检修装药机时未使用静电消除装置,徒手接触含药部件,人体静电引燃残留药物。

‌改进措施‌:

强制安装接触式静电消除器(电阻<10⁶Ω)

作业区增设离子风幕(覆盖范围≥2m²)

建立人体静电实时监测系统(报警阈值±2kV)‌27。

4.2‌临澧太浮花炮厂爆炸(2024年)‌

‌事故原因‌:装药工连续作业4小时未释放静电,人体电位积累至15kV,操作时产生放电火花。

‌改进措施:‌防护升级‌:

设置定时强制静电释放装置(间隔≤30分钟)

引入防静电工作服(表面电阻10⁷-10⁹Ω)

装药台面改为导静电橡胶(体积电阻≤10⁶Ω·m)。

5、结束语

装药作业场所的静电防护是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采取接地措施、控制流速、使用抗静电剂、设置导电装置、定期检测和维护、加强员工培训、增加空气湿度、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爆炸物品的仓库静电防护以及安装静电监测和报警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静电的积累,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同时,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各项防静电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 李海军,姬志杰,杨虎林.对火、化工领域用静电安全技术的探讨[J].国防技术基础, 2009(4):4.DOI:CNKI:SUN:GFJC.0.2009-04-014.

[2] 钱仲.发射药生产防静电问题的研究[C]//中国物理学会静电学术年会.2000.

[3] 周旭辉,陈学平.炸药精密压装安全控制技术[C]//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