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推广研究
赵乐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陕西 安康 725016
摘要: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对提高产量很重要,这关系到农民收入,又影响国家粮食供应,现在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种植方法也在改进,这些新技术帮助小麦长得更好,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广阔,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差异显著,因此,研究和推广适合不同地区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小麦的整体生产水平,本文将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展开研究,以便更好地掌握小麦的生长规律和养分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为小麦的稳产提供支撑。
关键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在农业生产中,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对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明显效果,增强了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目前,农业科技日新月异,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也要持续革新与精进,从品种选育、土地整理,到播种作业、田间管理及收获阶段,每一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含量,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需要农业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还需要广大农民朋友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以加快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向更加高效、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1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1选择良种
洪山镇位于秦巴山区腹地,地形自南向北逐渐倾斜,主要由山地与丘陵构成独特的地理景观,此地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稳定在大约800mm的水平,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因此,当地应积极推广经国家或省级权威机构认证、适宜本地自然环境的小麦品种,例如,绵麦48、川农601及川麦42等,这些品种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抗病性强,在种子选择时,要确保种子的纯度、净度在99%以上,发芽率不低于90%。
1.2整地施肥
1.2.1精细整地
当前茬作物完成生长成功收获后,要对土地实施深耕或深松作业,挖掘深度控制在25-30cm之间,打破土壤中的硬底层,让土壤结构变得更好,这样养分能在土层深处均匀混合。使用旋耕机械对土壤进行处理,将大块的土壤进一步打碎,土壤变得更加松软透气,利用重型耙具,按照对角线的方式对田地进行耙平,减少土壤中的空隙,同时进行镇压处理,来稳固土壤结构,降低水分的蒸发速度,为下一季的农作物种植打下良好基础[1]。
1.2.2做畦开沟
挖掘“三沟”——墒沟、腰沟和地头沟,是水分调控的关键布局,墒沟专门负责排走多余的水流,腰沟横跨田地中心,起到平衡和调节水流的重要作用,确保水分均匀分布,地头沟位于田地的边缘地带,方便与外面的大河小溪相连,让水进得来也出得去。春天一到,及时对“三沟”进行疏通维护,清理淤塞、积极拓宽沟渠,确保“三沟”间相互贯通,形成流畅的排水与灌溉通道,让小麦茁壮成长,迎来丰收的季节。
1.2.3平衡施肥
根据土壤的整体肥力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施肥计划是很重要的,这个计划主要是多用有机肥,结合无机肥一起使用,帮助土壤增加有机质,达到营养平衡,在耕地时,农户要确保基肥施得足够,每公顷土地要施30-45t的有机肥,纯氮225kg、五氧化二磷90-112.5kg、氧化钾75-112.5kg。防止冬天的大雪、春天雨水把化肥冲走,造成损失,让小麦在生长的中后期不会缺肥、提前衰老,建议把一半的氮肥留到小麦拔节到孕穗的这个阶段,分两次追加进去。
1.3适期适量播种
1.3.1种子处理
在小麦播种之前,将其摊放在晾场上晾晒2-3天,期间需不时翻动确保均匀受光,用药剂拌种、种子包衣技术,能有效防控多种病害,降低病虫害的越冬基数,例如,当地农户可以使用4.8%苯醚·咯菌腈,按每500kg种子拌入1kg的比例进行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等根茎部病害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针对黑穗病,每500kg种子可拌入1kg速保特别利或立克锈,地下害虫的防治,可将2kg40%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混入40kg细土中,耕地时撒施翻入土中[2]。
1.3.2适期播种
为保证小麦能够茁壮成长,形成根系强健、茎蘖繁茂的生产群体,最大化利用热量资源,当地农户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播种,小麦在田间土壤保持70-80%的水分含量时,出苗情况更好。如果播种时间和土壤湿度条件不能兼顾,应考虑土壤的湿度进行播种,可能需要推迟播种3-5天,结合当地气候,建议在日平均气温稳定1℃,表层土壤解冻至5-6cm深时开始播种,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
1.4科学田间管理
1.4.1科学施肥
在小麦的分蘖阶段,特别需要氮肥来助力快速生长,建议当地农民每亩地可以适量添加7.5-10kg的尿素,或选择15-20kg的硫酸铵作为氮肥,施肥不能一次过多,以免小麦生长太猛,步入拔节期,每亩地得追施15-20kg的复合肥,确保小麦能得到氮、磷、钾这些关键营养的全面滋养,抽穗灌浆期,小麦对磷和钾的需求会更高,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每亩地用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硫酸钾溶液来给小麦“加餐”,让它的品质更上一层楼。
1.4.2查苗补苗
小麦播种后头七天,农户需仔细查看麦苗长势与土壤湿润情况。若湿度不够要马上浇水,待地表稍干后用耙子松土,利于麦苗生长和土壤透气。巡查时,若发现麦垄麦苗数量不足,需迅速用相同麦种补植。补种前,用种衣剂或合适农药预处理种子,以提升抗病能力与发芽效率,确保麦田统一性[3]。
1.5收获储存
六月上旬至中旬,小麦步入基本成熟阶段,此时若巡视麦田,观察到约三分之二麦穗转为黄色,说明收割的黄金时期已至,在小麦的蜡熟末期,是最佳收获阶段,但小麦不宜过度成熟,因为过熟的小麦可能会导致籽粒自然脱落,进而造成产量的损失,针对不同小麦品种,应采取分别收获、单独晾晒以及独立储存的管理措施,有效避免不同品种间的混杂,维护小麦的纯度和一致性。
2推广研究
2.1推广政策
各级乡镇企业需承担起关键职责,负责储备和分发优质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必需品,更要深入田间地头,普及科学种植和合理施肥的知识,亲自指导农民如何操作,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让农民亲眼看到科学种植的益处,实现技术与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样当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碰到问题,就能迅速得到有效的解决。乡镇企业与管理部门并肩合作,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于那些假冒伪劣产品,要坚决说“不”,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进行严厉打击,这样能保证咱们农民在购买种植物资时,拿到货真价实的好东西,让他们的每一分钱都花得值。
2.2示范基地
我国当前要加快小麦种植示范园区的构建步伐,目标直指传统农耕观念的深刻转变,大面积推广这类示范基地,为广大的农民朋友们搭建起学习的桥梁,给予他们宝贵的机会,亲身尝试精通前沿的种植技巧,让农户们直接感受到技术的魅力,还能极大地推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革新与优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示范基地的建立会起到技术传递的纽带作用,成为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窗口,它让高效的种植理念深入人心,促使更多农户主动拥抱变革。
3结束语
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的洪山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要积极行动,给农民朋友们送去先进的种小麦技术和好的管理经验,这些办法能让农民们种的小麦产量又高,品质又好,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升,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林蕊.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推广研究[J].种子科技,2024,42,(18):130-132.
[2]彭卫玲,赵兵,尹文丽.小麦精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机装备,2023,(6):65-67.
[3]王建锋.菏泽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实施要点研究[J].种子科技,2024,42,(1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