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数据背景下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作者

魏娇

中共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员会社会工作部 017000

摘 要:当前档案工作中分布着模拟态、数字态、数据态三种形态的档案信息资源,凭证价值、情报价值、文化价值对应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三个层次。大数据环境下,要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不能只局限于满足长久保存、实现检索和利用的需求,必须要向数据化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和市场主导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各有优劣,平台 数据挖掘模式、技术框架 用户画像两种技术开发模式也各有侧重。经分析,档案馆(公共部门)和市场协同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是比较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 档案信息资源; 开发 ;利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业务环境经历了重大变革。档案信息经历了从模拟态到数字态的变化,目前正在向数据态的方向演进发展。在实际的档案工作中,模拟态、数字态、数据态三种形态的档案信息并存,互为补充。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基于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并严重依赖业务规则和场景的数据态档案信息,许多档案人员面对不同型态的海量档案信息手足无措,而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分析和开发利用,因此有必要探索适应大数据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

1大数据背景下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 提高决策效率与质量:通过对文书档案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有关政策和战略方面的证据和支持,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文书档案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资源状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 提高服务水平: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档案服务,提高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2大数据背景下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数据意识淡薄: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不足,缺乏数据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导致开发利用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 技术水平有限: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而一些档案管理部门的技术设备和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无法满足大数据背景下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

- 信息安全问题:在大数据环境下,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可能会导致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损坏,影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大数据背景下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 加强数据意识培养: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大数据技术的认识和数据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积极参与到开发利用工作中。

- 提升技术水平:加大对档案管理部门的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软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大数据背景下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保护,采取加密、备份等安全措施,防止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损坏。

4.大数据背景下文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分类

4.1从开发主体的角度来看

(1)政府部门主导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政府部门主导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是指政府部门主导单位内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模式,政府部门作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力军。政府部门占据了社会上大部分档案信息资源,涵盖行政公文、声像资料等多种类的档案,涉及自然资源、气象、农林等多行业档案资料,通过深度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民众办理业务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

政府部门主导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优势:一是安全。政府部门具有较高的保密意识,涉密和非涉密档案信息的处理有严格区分,保密制度健全、安全措施到位,能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二是快速。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指令分派任务,设置档案资源开发完成时间,能将档案资源开发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快速铺陈开来,在短时间内聚集优质人力物力资源完成任务。该模式的劣势:一是人员技术方面。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主要从事长传下达或管理层面的工作,不擅长做技术层面的工作。政府各单位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壁垒,各业务系统之间还未完全整合,单靠档案室的工作人员显然无法解决这些难题。二政府各单位档案部门的局限性。政府各单位的档案部门主要以档案室的形式存在,其保存的档案信息最终要流向公共档案馆,其档案资源开发的任务多是局部性、应急性、预警性的,不适合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度挖掘。

(2)公共部门主导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公共部门主导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主要是指公共综合性档案馆、专门档案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主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开发的模式。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一般是政府部门移交、其他单位汇交以及档案馆主动收集的资料,经过审分类、鉴定、整理归档形成的。以地质资料档案馆为例,各省地质资料档案馆都保存了不同地区丰富多样的地质资料,包括各种区调报告、矿产资源勘查成果资料、地质灾害调查报告等。目前许多地质资料档案馆都搭建了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供公众查询馆藏地质资料目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按规定查询所需档案资料信息。同时,地质资料档案馆还要围绕环境评价、高速公路、高铁地铁等政府项目进行档案资源开发,及时提供信息支持。

公共部门主导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优势是:①实用性强。档案馆的定位就是服务政府和公众的信息中心,直接面向用户,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不仅能对现实需求迅速反应,还能通过用户分析对未来的信息需求提前预判,及时提供所需档案资源;除了公共综合性档案馆,大部分都是专门性档案馆,保存了大量专业的技术资料,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能进行深层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提取新的知识。②人才技术资源优势。档案馆有专门的档案信息技术人才,即懂档案也懂现代信息技术,并掌握一定的行业知识,能对档案资源开发有的放矢,提供专业的信息咨询。该模式劣势为:许多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内容比较单一,馆际之间信息化水平不一,不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

4.2从开发技术角度来看

(1)平台 数据挖掘模式。目前许多政府部门和档案馆都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供用户查询信息、办理业务、咨询等,该平台既保存了许多数字档案也产生许多数据档案。随着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速发展,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数据档案的数量将剧烈上升。未来将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依托,建立智能化平台,例如智慧城市大脑,该平台通过物联网的承载网络、广域互联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获取数据档案。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平台内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通过数据关联挖掘和提炼数据中隐藏的知识将变得十分便捷和高效。

(2)技术框架 用户画像模式。该模式基于对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可视化统计描述、多维度交叉分析、用户关系图谱等技术构建目标用户模型。这种方式已广泛应用到电子商务领域,通过用户画像判断用户需求实现精准推送。档案行业要积极地转变思维,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微博、微信等渠道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扭转公众对档案部门的“刻板印象”,及时地改进工作,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的精准服务

5结论

大数据背景下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数据意识培养、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文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瑀.大数据时代事业单位文书档案开发利用思考研究[J].2021.

[2]付伟光.大数据技术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思考[J]2019.

[3]蒋和.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的开发利用路径[J]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