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对提升运算能力的作用分析

作者

黄盛荣

蒙山县西河中学 5467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运算能力提升的影响。通过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方式,我们发现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研究表明,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与探索,不仅掌握了运算技巧,更提高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深度。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运算能力;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

引言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亟需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降。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动力和运算能力。本文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1 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1.1.1 探究式学习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探究式学习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传统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通过讲授知识和灌输技能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而探究式学习则提倡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和与同伴讨论来获取知识。这种模式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关注学生的实际体验,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理念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中心和主动学习。它倡导通过实际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知识。这一理念强调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接受,还是对知识的生成和再创造。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他们通过提供支持和适当的资源,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1.2.1 学生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探究式教学最核心的特点是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参与知识构建的“探究者”。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自主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通过调查、实验和讨论等方法,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1.2.2 互动性与合作学习

探究式教学强调课堂中的互动性与合作学习,这意味着学生与同伴、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至关重要。在这一环境下,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团队项目或者共同实验中,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见解。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知识共享,还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理解问题,拓宽思维方式,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每个人的思考和贡献都具有价值,从而增强集体意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运算中的实施

2.1 教学策略

2.1.1 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探究式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数学项目,激励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常会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项目,如“如何合理规划班级活动预算”。在这一项目中,学生需要通过收集数据、分析预算和计算费用等步骤,综合运用运算能力和相关知识。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不仅增强了运算技能,还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1.2 问题导向学习

问题导向学习(PBL)则是另一种有效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它以实际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和实验。例如,教师可以提出有关“如何优化交通流量”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公式和运算技巧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案例分析

2.2.1 具体数学主题的探究式教学案例

以“分数的加减法”作为具体数学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探究式教学案例。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分数,接着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在一个食谱中,如何按比例调整成分的使用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食谱,以不同的分数为基础进行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还要学会如何在实际情况下灵活应用这些技能。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使其真正掌握这一概念。

2.2.2 成功实施后的效果评估

成功实施探究式教学后,效果评估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反馈和测试成绩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首先,可以进行课堂观察,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以及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其次,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馈,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此外,期末测试可用来衡量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研究显示,经过探究式学习后,学生不仅运算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也显著增强。

三、探究式教学对初中运算能力的影响

3.1 通过实践强化运算能力

探究式教学强调实践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来强化学生的运算能力。例如,在进行数学运算训练时,学生不仅要完成书面的计算题,还可以通过实验、模型或游戏等方式来进行数学运算。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测量实际物体的尺寸,然后进行相关运算,来引导他们理解面积或体积的计算。这种实践不仅使学生能够在动手中加深对运算的理解,还增强了他们进行实际计算的信心与能力。通过频繁的实践,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逐渐提升,运算能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3.2 在情境中理解运算原理

情境学习是探究式教学的另一重要方面,通过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运算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数学运算常常与特定的情境密切相关,如购物时的找零、打折计算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实际场景,设计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例如,在讨论比例和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商店的购物场景,让他们计算折扣后的价格。通过这种情境导入,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运算背后的原理,还能意识到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增强对数学运算的认知和掌握。情境学习的这一机制,使得运算能力的提升变得更加生动和有效。

四、总结

通过对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运算能力提升中的分析,发现这一教学模式显著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探究能力。教学实践表明,探究式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算技能,还深化了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未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将有助于在更广泛的教育情境中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倪军.明晰算理锁算法——以二次根式教学为例谈初中数学运算能力提升[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4,(05):5-7.

[2]侯俊琴.基于核心素养下探究互助式教学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4):164-166.

[3]刘素梅.运用讨论式教学提升小学生运算能力[J].读写算,2020,(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