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党建特色活动促进班级发展

作者

张妍

大连市金普新区同和中学 116600

【摘要】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征程中,党的建设不仅是党自身生命力与战斗力的源泉,更是学校教育工作稳健前行的基石与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校基层党组织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之力赋能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与组织支撑。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党建工作的核心所在。本文认为,基层学校应以“党建+德育工作”为依托,以促进师生发展为核心思路,以落实党建工作为抓手,努力以党建促德育,以德育助成长,创新育人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铸魂提质。

关键词:党建教育、特色活动育人、德育教育、班级管理、学生全面发展

引言

党建工作的核心在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党组织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引导师生铭记党的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此为指引,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内化为教育工作的行动自觉。学校党组织通过组织党建特色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初中班级的发展,提升学生政治觉悟、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一、党建特色课程育人——利用课堂主渠道,夯实班级育人主阵地。

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党建、德育内容融合到各学科课程之中,渗透到教学各环节、教育全过程中。语文、思政、历史等学科可以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等学科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养成严谨规范、求真求实的品质。音乐、体育、美术等艺术学科可以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等各项能力。

此外,学校自主开发了礼仪课程。每年新生入校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七年级新生学习“新生入学教育德育礼仪课程”。课程包括遵纪守法教育、校史校情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程指导,旨在引导学生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增强组织纪律观念,激发爱国热情,培养审美情趣、意志品质、人文素养、生活习惯和劳动能力等。

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课程,施行班级轮换主持制。各班级每周升旗课程承担的主题不同,国旗下讲话形式多样,有学校领导讲话、教师讲话、学生讲话,谈党的历史、谈理想信念、谈学习、谈美好生活……让升旗课程真正成为党建教育、学校德育工作、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与阵地。通过升旗课程,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理论和方针政策,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

二、党建特色文化育人——一处一品,打造班级育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文章中表明:“新时代党建要确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抓牢抓实德育工作。”立足党建教育抓牢抓实初中学生的思想、三观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班主任能根据德育工作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采取多样措施把握学生思想,营造浓厚的班级德育氛围。

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是教室,教室良好的环境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熏陶学生的人文修养。班主任可以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入手,以党建为引领,将德育渗透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利用课间、午休等时间,带领学生一同美化班级环境,让每一棵树、每一棵草、每一面墙以及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育人功能。例如班级黑板上方的校训、班级后墙的班徽、班风、班训时刻提醒学生的目标与责任;教室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落实新的《中学生守则》宣传展板,生动形象,悬挂于教室的醒目位置;教室内榜样墙上展示出优秀学生的照片或优秀作品,时刻提醒学生:榜样就在身边,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机会,也会拥有同样的光荣。墙壁张贴的“班规”时刻提醒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约束行为;对卫生工作常抓不懈,除每日校园常规“两扫”以外,对学校的各个场所安排专人负责,做到“校园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干”氛围,营造干净整洁的班级育人环境。除此之外,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利用好黑板报这一宣传载体,打造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文明高雅的班级德育氛围,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党建思想管理育人——加强班风建设,提升德育素养。

班风是依托班级这个载体所呈现的班级成员精神风貌的总和,体现出班级的内在品格与外部形象,它引领着班级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党建思想为引领,加强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班风建设。要形成良好的班风,还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适合的规章制度,能够让班级管理活动规范化、常规化。规章制度要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发型、着装、卫生、作息时间、入班纪律、学习日常等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遇事时“对事不对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学生建立安定感,预防学生行为问题产生。如果由班主任牵头,全体学生共同制定,并长期坚持按制度办事,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班级纪律,就逐渐打造了良好的班级风貌,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生提供目标与努力的方向。

2.抓好学生干部的引领作用,通过选树、表彰优秀学生代表,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学生向榜样学习。

3.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家校共建活动,如家庭亲子阅读、家校共建主题班会等,增强家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班风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党建思想的引领下,形成和谐的班级气氛,需要长时间的精心培养,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家长、老师及学生都要从自身处积极发挥各自作用,大家携手共筑和谐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四、党建特色活动育人——弘扬优秀文化,孕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理念,即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彻底落实德育管理工作。主题明确、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增强党建教育、德育工作实效性的载体,也是学生喜爱的教育形式。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学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更加紧密的集体关系,增强班级的集体凝聚力,在实践中将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主题班会活动。主题班会是落实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引导初中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班主任应善于抓住党的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利用班会开展演讲、朗诵、写作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等;也可结合社会新闻、时政热点,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此外还可以进行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感恩主题班会、节约主题班会等等,借助班会契机,渗透德育思想,落实育人要求。

2.入团仪式。学校、班级借助入团仪式增强少先队员对共青团员身份的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

3.利用特殊节日,积极开展活动。例如“3.5雷锋日”组织各种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组织网上祭英烈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加辖区内的环境大扫除,重阳节前组织优秀学生到辖区慰问孤寡老人和义务服务活动。

4.弘扬传统文化“竞赛”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语文书法、英语书法竞赛,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在我们的传统节日节点,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学校还会尽力组织“端午节”“中秋节”系列课程,让学生感受、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5.班集体活动。 班级可以利用下课、午休时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教育,观看红色电影、共唱红色歌曲等活动,在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将“美德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等落到实处。

形式丰富的党建特色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党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初中班级管理要坚持党建引领,德育并行,育德于心,成德于形。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班级发展要将党建和德育有机融合到班级管理全领域、全过程之中,实现以党建为引领重构育人模式,用党建驱动德育创新,提升初中学生思想道德觉悟,助力学生成长为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习近平. 《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0.

中共中央组织部. 《关于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北京: 中共中央组织部, 2019.

王晓东. 《中小学党建工作探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 40(3): 45-50.

李华. 《党建引领下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中国教育报, 2021, 5(2): 20-22.张轩辉. 《如何以班风建设带动学风建设》[J]. 考试周刊, 2009(4):2.

费怿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抓手创建特色班集体的探索与实践》 [J]  . 现代教学 . 2021,第S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