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作者

王曦 蔡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杭州 310018

一、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总目标是坚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广泛需求的统一。其内涵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

共同富裕思想强调人们通过占有物质和精神财富满足需求的目标和价值追求。物质是共同富裕的基础,精神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物质与精神相互促进,物质为精神发展提供条件,精神为物质创造提供动力。物质富裕可以理解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之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满足日常的生活消费需要;精神富裕可以理解为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坚定的信仰、充实幸福的情感、自我价值的升华和良好的社会关系。物质共同富裕的实现是精神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并使之与不断发展的物质现实相适应,可以进一步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发展。

(二)共同富裕是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具体指的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谓共同富的“共同”就是指覆盖面的广度,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都实现富裕,而不是部分人或部分地区的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共同富裕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它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包括最终结果上的全体人民都富裕,也包括起点和过程上就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致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必然趋势,也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然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和共同富裕的必然结果。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第二个百年目标作为实现全面小康后的下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共同富裕在当下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由先富向共富过渡的过程和最终在某一阶段实现人们普遍富裕的“共富”结果。

二、共同富裕思想的时代价值

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更好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只有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共同富裕的实践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新发展,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动国内和国际减贫事业的发展。其时代价值具体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促进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优越性,粉碎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污蔑,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下,党的科学先进理念最终转化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代表的实际制度,并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和提高民生的幸福感。

(二)为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提供总思路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解决“不平衡”的问题要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设计好分配制度。共同富裕思想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解决“不充分”的矛盾,要持续推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打造现代化工业体系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三)在推动世界公平正义、全球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人类未来发展方面发挥价值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世界意义,为推动全球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和实践指导,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均衡发展与和谐进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本国现代化建设带来机遇。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给全球贫困治理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一方面,中国的脱贫攻坚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新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中国积极主动开展国际减贫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先后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与非洲等贫困地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主动承担责任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开放、协调、包容的方向发展,为全球贫困治理和人类未来发展问题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