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数治”探索

作者

吴华军

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

一、引言

重庆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拥有8.24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41个区县(开发区)、3000多万人口,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素有“山城”“8D魔幻之都”等别称,超大的城市体量、复杂的城市构造,考验着重庆城市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二、城市治理及数字化建设概况

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考察,听取重庆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等情况汇报,观看系统应用演示。他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

在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厅,任超副主任介绍,中心归集了水、电、气、讯、桥、隧、轨道、管网等城市体征指标,推动城市运行和治理全域覆盖、全程感知、全时响应;目前已建立并实体化运行1个市级治理中心、41个区县(开发区)治理中心、1031个镇街基层治理中心,对市域城市治理体系进行了整体重构。

一年前的2023年4月,重庆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数字重庆建设大会,拉开了重庆数字化变革重塑大幕。同年11月,重庆印发《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方案》。成功组建市、区县、镇街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是数字重庆建设的重大成果,是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智能中枢,而实现市、区县、镇街三级高效联动,是数字化城市治理的重要举措。

三、“数治”赋能城市治理的实践探索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以数字赋能城市治理,如何用好数据这个“关键变量”?

2024年的夏天,重庆依然持续高温,但是却有效避免了大规模森林火灾,这与森林火险隐患数字化防控密切相关。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充分发挥数字化协同作用,通过接入森林防火告警终端、森林地表探测器等多类传感器、摄像头,形成“森林消防”跑道综合驾驶舱,叠加指挥调度系统短信指令、在线标绘等功能,突破以前场景不能实战的限制,大幅提升了全域全时森林火险隐患排查的‘挂图作战’能力。

据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过去,重庆数字资源呈碎片化分布,“信息孤岛”问题突出。现在,已在全市打造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把分散的数字资源打通、聚合,让“信息孤岛”变“数据大陆”。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不仅为数字重庆建设提供了浩瀚数据资源,也为城市治理构筑了强大数字基础。据了解,目前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归集数据已达16万余类,数据需求满足率达95%,推动各类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贯通共享,一批多跨协同的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涌现,不断为城市治理提供数字化支撑。

“城,所以盛民也。”数字化是城市治理重要的创新手段,助力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盲点,也让民生服务更加精准有效。

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第一社区工作人员介绍:2023年6月以来,街道依托数字化手段,为辖区的100户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了智能门磁系统。系统一旦监测异常,会立即拨打社区电话进行预警。有了这个智能系统,社区能更好保障独居老人安全,使社区管理更精细。

如今,数字赋能应用场景,已经融入重庆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比如,重庆通过谋划建设“高楼消防”应用,对全市4万多栋高层建筑逐栋赋予“高楼消防码”,实行分级分色预警。又如,在连接北碚区与渝北区的嘉悦大桥上,桥面安装了上百个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大桥基本情况及健康等级。一个个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全都接入了重庆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和及时处置。

乘“数”而上,加“数”前行,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重庆时的要求,不断探索,积累经验,着力提升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能力,不断构建超大城市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打造最具重庆辨识度的“金名片”,让数字化为重庆城市治理插上科技翅膀,让这座超大规模的城市因“数治”而更显现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