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转机轴承润滑状态监测与优化维护方法
郭强
新疆能源( 集团) 和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分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848000
引言
汽轮机在发电及工业生产中承担着核心动力传递的任务,其可靠运行直接关系到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转子轴承作为汽轮机的重要支撑部件,其润滑状态的优劣直接影响转子的平稳运行。轴承润滑不足可能引起摩擦增大、温升过高,甚至导致设备故障;润滑过度则会造成能量浪费和油液污染。因此,建立科学的润滑状态监测体系和优化维护方法,对保障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轴承润滑状态监测技术与方法,总结润滑维护优化策略,提出可行的实施路径。
一、汽轮机转子轴承润滑状态监测
(一)轴承类型及润滑要求
汽轮机转子轴承主要包括推力轴承和主轴承两类。主轴承承受径向载荷,通常采用油膜润滑;推力轴承承受轴向载荷,其润滑形式包括油膜润滑和水油混合润滑。不同类型轴承对油膜厚度、油压、油温及油质要求存在差异。因此,针对不同轴承类型设计监测指标,是实现精确润滑监控的基础。作为电力机械助理工程师,我在工作中需结合机组运行参数与轴承类型,制定科学的润滑监测方案,以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二)关键监测指标
轴承润滑状态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温度、振动、油液参数及负荷状态。油温升高可能反映润滑不足或摩擦增大;振动信号可反映润滑异常、滚动体磨损及油膜破裂情况;油压、油流量及油质指标(如酸值、水分、磨粒含量)能够直观反映润滑效果;轴承承载情况与油膜厚度密切相关,负荷变化可能导致局部润滑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为巡检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预防设备故障。
(三)监测技术与方法
当前轴承润滑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在线监测、离线检测、智能诊断和综合监测方法。在线监测采用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及油液分析仪进行实时数据采集;离线检测通过定期取样分析油液成分、颗粒数量及粘度,评估润滑效果;智能诊断系统结合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自动采集、故障识别和趋势分析;综合监测方法通过温度、振动、油质及负荷等多参数联合分析,实现润滑状态的精准评估。作为助理工程师,我在项目中需掌握并应用这些监测技术,确保润滑状态实时可控。
(四)数据分析与评估
数据分析是监测体系的核心环节。通过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趋势预测及故障诊断,可形成科学的维护依据。统计分析用于长期趋势观察,发现异常波动;频谱分析通过振动信号的频率特征识别润滑异常及早期磨损;故障诊断模型可结合机器学习或经验规则建立润滑异常预测模型;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则为维护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在实际应用中,我负责数据整理、分析和报告编制,为上级工程师提供决策支持。
二、汽轮机转子轴承润滑优化维护策略
(一)日常维护与操作管理
日常维护是保障汽轮机转子轴承润滑正常运行、延长轴承寿命的基础环节,也是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应重点关注润滑油质量和供应稳定性、运行参数控制、巡检监测规范化及操作管理标准化。润滑油管理是核心,维护人员应根据油质监测及时更换或补充润滑油,并严格控制油品粘度、酸值、水分及磨粒污染,以防止油膜失效或轴承磨损加剧。油温、油压和油流量的稳定供应至关重要,因此油泵、过滤系统及管路需定期维护,防止局部供油不足导致润滑异常。在实际工作中,作为助理工程师,我参与制定巡检计划、监督油泵及过滤系统维护、分析运行参数,并结合机组负荷变化和环境温度对润滑系统进行优化调整,确保轴承获得稳定油膜、降低摩擦磨损风险,从而延长机组寿命并提升运行效率。
(二)预测性维护策略
预测性维护通过实时监测轴承运行状态和润滑指标,实现对设备异常的提前预警和故障防范,是现代电力机械维护的重要手段。趋势预测分析是核心手段,通过长期收集温度、振动、油压及油质等数据,可识别潜在异常或初期磨损情况。自动报警机制基于阈值设定或智能算法,当监测指标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可及时触发报警并通知维护人员,防止小问题发展为严重故障。寿命评估结合历史数据和轴承性能模型,对剩余使用寿命进行科学预测,并为高风险轴承制定差异化维护计划。巡检周期可动态调整,对状态良好的轴承延长间隔,对异常趋势轴承增加巡检和润滑监测,实现维护工作的精细化与高效化。在实际工作中,我主要负责数据采集、监控和报警分析,结合工程经验协助制定科学的巡检和维护计划,确保机组运行安全可靠[1]。
(三)润滑方案优化
润滑方案优化包括油品选择、润滑方式设计、供油系统改造及润滑量精确控制,是确保轴承稳定运行和机组高效运行的重要措施。油品选择应结合轴承类型、负荷特性和运行温度,对于高负荷主轴承宜选用高粘度、抗氧化性能良好的合成油,而对低负荷或轻载推力轴承可选用流动性良好、低摩擦矿物油。润滑方式应根据轴承结构和工况优化设计,例如油雾润滑适用于高速轻负荷轴承,油循环润滑适用于高负荷主轴承,混合润滑兼顾冷却与摩擦控制。供油系统改造需确保稳定、清洁供油,并设计冗余回路防止单点故障。润滑量精确控制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既避免油量不足导致轴承磨损,也防止过量浪费或污染。在工作中,我参与方案设计、供油系统评估及运行优化分析,通过数据反馈调整润滑参数,确保每个轴承在不同工况下获得最佳润滑状态 [2]。
(四)润滑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润滑管理体系,是提升机组整体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并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数据管理平台可用于集中存储、分析和管理轴承润滑监测数据,支持历史对比、趋势分析及故障诊断,为维护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标准化流程包括油品管理、巡检及维护流程的规范化操作,确保不同班组和机组操作一致性,同时便于记录追踪和责任落实。培训与技术提升则强调对维护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掌握润滑指标识别、油品性能及故障处理方法 [3]。持续改进机制通过案例分析、经验总结及润滑策略优化不断完善管理规范,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及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实现润滑管理智能化、动态化和精细化。在团队工作中,我主要负责润滑数据管理、分析和技术支持,参与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维护和优化,推动润滑管理体系高效落地,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长期保障。
结语
汽轮机转子轴承的润滑状态直接关系到设备安全、经济性及运行效率。通过系统的润滑状态监测与优化维护方法,可以实现对轴承健康的精准管理,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有效措施,延长轴承寿命,保障汽轮机可靠运行。未来,随着智能化监测技术及数据分析手段的发展,润滑状态管理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为汽轮机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芬玲, 尚丽梅, 张乃强, 等. 超临界水环境中汽轮机阀门材料氧化特性研究 [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25,45(05):1219-1232.
[2] 李俊锋 , 张海林 , 陈世阳 . 汽轮机转子挠度计算的分段积分法及程序开发 [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25,38(04):89-92.
[3] 杨会齐, 胡文新, 李光瑾. 某汽轮机低压缸末级叶片拉筋断裂原因分析[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5,46(04):40-44.
作者简介:郭强,1996.10.26,辽宁省黑山县,汉族,本科,助理工程师,电力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