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策略
马孝薇
沈阳市沈北新区教育局进步幼儿园
一、家长改变教育方式
1.家长科学培养幼儿
千百年来的中式传统教育延续至今,已经习惯了升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人们自然持续陷进应试教育的模式当中。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赢在起跑线”、“神童方案”这样的口号正说明现在的教育竞争不仅存在于中小学阶段,甚至影响到幼儿教育阶段。但相比用考试成绩评价幼儿,他们人格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是更重要的。
家长应从心灵深处引导鼓励幼儿表现独立性的愿望,尽可能地用多种方式教育幼儿生活知识,帮助他们产生良好稳定情绪,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在表扬激励中树立自信心。比如可以把一些知识技能编成童谣、手指操、游戏来引导幼儿学习。在教幼儿穿衣服时,可以通过学习《穿衣歌》来进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服扣扣子。”让幼儿在歌曲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自主学会叠衣服的方法。幼儿只有在认识生活中的大量事物,认识更多好的东西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后,他们才会明白什么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即使幼儿未能完成既定目标家长也不应该进行批评指责,而是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潜移默化帮助他们提升自理能力。只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才能真正对他们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2.营造幼儿自主生活环境
幼儿的能力远超强于家长所认为的。因此,家长不应该因为年龄小而认定他们没有做事能力,应该适当给予他们锻炼机会,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在幼儿心里,帮助他人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可以分配一些简单事务让幼儿分担,如搬椅子、擦桌子、扫地等,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参与学习、反复训练1。这样的自主生活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也可以给幼儿更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选择权,让他们自己选择今天要穿的衣服鞋袜,整理自己的小床小柜子,也可以自己分配学习、玩耍、休息时间,给予幼儿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教会他们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计划。幼儿是在模仿家长的言行中长大的,所以家长在教导幼儿的同时,更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榜样,和幼儿一起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二、教师提高教育水平
1.教师定期参加考核
幼儿园要在招聘教师时认真把关,对每一位即将入职的教师进行资格检查,包括教师资格证、普通话证等,还要进行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面试,合格后才能让其进入园内教学。任教时也要根据工作要求和相关材料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并给家长发放问卷,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爱心耐心细心童心责任心、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等多种能力和素养的教师,才能对幼儿的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2.教师定期参与培训
教师要做到积极参与学习和培训,掌握各种先进教育方法。例如一次教师研讨会,我便从中学习到一些新的教育方法:不能单一的向幼儿灌输该如何做、该怎样自理,而是可以用游戏作为载体,将游戏融入一日生活,寓教育于各项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在游戏中尝试、锻炼,在喜欢的游戏中获得长远发展。可以在幼儿玩娃娃家游戏时引导他们:宝宝饿了要用小勺子去喂饭、天黑了要帮助宝宝脱掉衣服、天亮了要尽快帮助宝宝穿上衣服去幼儿园等,通过区域游戏创设,利用兴趣使幼儿在享受游戏快乐的同时,又锻炼自主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自理能力。
三、增强幼儿自理意识树立榜样鼓励幼儿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给每一位幼儿充足的练习时机和条件,耐心帮助他们锻炼成长,由易到难对幼儿行为进行规范。随着时间推移,幼儿的自理能力也会不断提高,可以利用成语故事、歌曲等方法,如自食其力、勤能补拙、百折不屈等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心理品质。还可以对幼儿进行红色文化熏陶,通过观看英雄视频与讲述红色故事学习民兵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让幼儿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自立自强和吃苦耐劳。班级内也可以定期举办评比,表扬自理能力有提高的幼儿,呼吁大家向他学习,这种榜样教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自觉性,激励幼儿积极自主学习生活技能。
同时也要注重幼儿个性差异、性别差异等。即使是处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由于个体和生活环境因素等都会存在某些差异,不能盲目为所有人制定统一要求,要根据实际情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逐步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有的幼儿家中重视能力培养,自理能力较强,自己的事情基本都能自己做好,这类幼儿可以在指导下帮助打扫地面、移动桌椅等;有的幼儿由于家庭溺爱和身体等原因自理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意识,其他人很简单轻松就能做到的事,他却需要反复实践付出大力气,这类幼儿可以指导他帮助挂毛巾、收纳玩具等。教师要耐心教导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加强培育幼儿的自理能力,努力为幼儿提供更多更适合的锻炼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劳动的光荣和快乐。
四、家园沟通共育家长积极配合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虽然幼儿园为提升幼儿自理能力举办了很多项目活动,但幼儿园单方面的培养教育却是不足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配合。如果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不理解,甚至进行不恰当的阻拦和干预,就会出现一百减一等于零的现象。
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跟幼儿园保持相同进展,从小事做起,让幼儿做一些简单基础的自我服务,共同帮助幼儿培养起生活自理能力。用家园合作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用言传身教培养出一个自理自信的优秀幼儿。
结语
古语曾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在幼儿快速成长的关键期,要家园合作、言传身教、因势利导,教给幼儿生活自理技巧,训练他们形成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促进独立自主性发展,使幼儿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和解决各种问题,为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在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集体活动学习和日常生活锻炼,相信每一位幼儿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管琼.让幼儿有一双“巧手”--生活教育视域下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