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策略
周蒙
身份证号:421182199207070218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效的施工管理和严格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建筑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的相关策略,分析了当前建筑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体效益,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成本控制;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资源的整合与运用,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而成本控制则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和精准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社会声誉。因此,研究建筑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施工管理概念
建筑施工管理是指对建筑工程项目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以确保项目按照预定的目标,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标准内顺利完成。
二、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管理和调节,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的成本目标范围内,以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前提,通过对工程项目的规模、施工难度、市场价格等因素进行分析,预测项目的总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为成本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成本计划
根据成本预测结果,结合项目的目标利润,制定详细的成本计划,明确各项成本的控制目标和责任人,将成本控制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
成本核算
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记录、分类和汇总,计算出实际成本,并与成本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成本偏差。
三、建筑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方面
质量管理不到位
部分施工企业质量意识淡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检验制度执行不严格。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把控不严,一些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现场;施工工艺不规范,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
进度管理混乱
进度计划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估计不足。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协调沟通不畅,各专业之间交叉作业矛盾突出,导致工期延误。同时,缺乏有效的进度跟踪和调整机制,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偏差问题。
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老化、损坏,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操作现象时有发生。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不彻底,对安全事故的处理不够严肃,未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
(二)成本控制方面
成本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成本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只注重工程质量和进度,忽视成本控制,随意浪费材料、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成本核算不准确
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数据采集不及时、不准确,导致成本信息失真。成本核算范围不全面,只关注直接成本,忽视间接成本的核算,不能真实反映项目的实际成本情况。
成本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
虽然制定了成本控制计划和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措施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例如,材料采购环节没有严格执行招标制度,采购价格过高;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控制材料用量,造成材料超耗。
四、建筑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的策略
(一)加强施工管理的策略
强化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和规范,确保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加强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检验,从源头把控质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和构配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关键工序和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实行质量“三检制”,即自检、互检和专检,确保每一道工序质量合格。
加强质量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定期组织质量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使施工人员熟悉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要求。
优化进度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计划,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天气、地质条件、资源供应等,确保进度计划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
建立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加强各部门和各专业之间的协作配合。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协调不畅导致工期延误。
加强进度跟踪和监控,建立进度报告制度。定期对工程进度进行检查和分析,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采取有效的调整措施,如增加资源投入、优化施工方案等。
加强安全管理
加大安全投入,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用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条件符合要求。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使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建立安全检查台账,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严肃安全事故处理,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二)加强成本控制的策略
增强成本意识
加强成本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通过开展成本管理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使员工认识到成本控制与企业和个人利益的紧密关系,形成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良好氛围。
建立成本责任制度,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成本控制职责,将成本控制目标分解到每个员工身上,使员工在工作中自觉关注成本控制。
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
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周期,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扩大成本核算范围,不仅要核算直接成本,还要将间接成本纳入核算范围,如管理费、规费等,全面反映项目的实际成本情况。
加强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原始记录和凭证管理制度,确保成本核算数据来源可靠。
落实成本控制措施
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材料采购环节,通过招标、询价等方式,选择优质低价的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在材料使用环节,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控制材料用量,减少浪费。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根据工程进度和施工任务,优化劳动力配置,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合理调配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设备租赁和维修成本。
严格控制间接费用,精简管理机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人员,降低管理费用。同时,加强对办公费、差旅费等费用的控制,节约开支。
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保障施工安全和规范现场秩序,能够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增强成本意识、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落实成本控制措施和实施成本动态控制,可以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项目管理中施工合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张志军.居业,2021(04)
[2]浅谈造价工程师在施工合同管理中的作用.林晓珊.广东土木与建筑,2022(01)
[3]加强施工合同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彭锦红.产品可靠性报告,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