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能力提升新方法
裴玉哲
郑州高新区育林小学 450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是关键环节。本文聚焦于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深入剖析当前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从培训体系构建、实践探索、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新方法,旨在助力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能力提升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校本作业设计强调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作业。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能力,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作业形式单一
目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设计的校本作业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书面习题为主。这种形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但长期使用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兴趣。例如,在计算教学后,作业往往是大量的计算题练习,缺乏其他形式如实践操作、数学游戏等,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二)缺乏分层设计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但部分教师在设计校本作业时未充分考虑这一点,采用 “一刀切” 的方式。这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难以完成作业,产生挫败感;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觉得作业缺乏挑战性,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比如在布置应用题作业时,所有学生都做相同难度的题目,没有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
(三)与生活联系不紧密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设计的校本作业与生活实际脱节。作业内容多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学生难以理解其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图形面积计算后,作业中没有让学生测量家中房间面积等生活情境类题目,不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能力提升新方法
(一)构建系统的培训体系
学校或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小学数学教师参加校本作业设计专题培训讲座。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等进行授课,内容涵盖作业设计的理念、原则、方法以及不同课型作业设计的要点等。例如,讲解如何依据课程标准设计作业,使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介绍如何运用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项目式作业、探究性作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安排教师到校本作业设计成效显著的学校进行观摩学习。通过观察这些学校教师的作业设计展示、与教师交流互动等方式,让小学数学教师直观感受优秀校本作业设计的特点和实施过程。回来后,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享观摩心得,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改进。
利用网络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如关于校本作业设计的视频课程、学术论文、优秀案例集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学习。同时,建立在线学习交流社区,方便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交流问题、分享经验。
(二)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探索
学校定期举办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竞赛,为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竞赛要求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设计一套完整的校本作业,包括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分层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等。通过竞赛,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促使教师不断探索和改进作业设计方法。对优秀的作业设计作品进行表彰和推广,供其他教师学习参考。
鼓励小学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校本作业设计行动研究。教师针对教学中发现的作业设计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并付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观察、反思和调整。例如,某教师发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困难,便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概念性作业,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和学习效果,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行动研究成果分享会,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
学校组织小学数学教师成立校本作业设计合作小组,每组由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探讨作业设计思路,分工合作完成作业设计任务。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年轻教师可以从经验丰富的教师那里学习教学经验和作业设计技巧,而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以从年轻教师那里获取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方法。定期开展小组研讨活动,交流作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共同提升作业设计能力。
(三)整合资源,优化作业设计
学校组织教师共同建立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资源库。教师将自己设计的优秀校本作业上传至资源库,同时也可以从资源库中获取其他教师的作业设计资源进行参考和借鉴。资源库中的作业按照教学内容、年级、作业类型等进行分类管理,方便教师查找和使用。定期对资源库中的作业进行更新和优化,确保作业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鼓励小学数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校本作业设计。例如,使用数学教学软件设计具有互动性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或平板完成作业,软件能够即时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也可以根据反馈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和作业设计。利用在线问卷平台设计作业,收集学生对作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作业设计。
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小学数学校本作业内容。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作业设计,例如,在学习统计知识后,让家长协助教师设计一份关于家庭日常消费统计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巩固了数学知识,又增进了对家庭生活的了解。同时,家长还可以提供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参考。
(四)完善作业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反思
改变单一的以对错和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评价指标。除了关注作业的正确性,还要评价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思维过程、方法运用、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例如,对于一道数学解决问题的作业,评价时不仅要看答案是否正确,还要看学生的解题思路是否清晰、独特,是否运用了多种方法解题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为教师改进作业设计提供依据。
四、结语
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能力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通过构建系统的培训体系、鼓励教师实践探索、整合资源以及完善作业评价体系等新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使校本作业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应持续关注和研究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能力的提升,不断探索创新,为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爱莲. 小学数学校本作业多样化设计策略[J]. 新教师,2023(10):74-75. DOI:10.3969/j.issn.2095-3895.2023.10.033.
[2] 王娟. 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5(1):36-38.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25.01.014.
[3] 唐玉虾. "双减"政策助推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策略优化[J]. 考试周刊,2023(13):74-78.
[4] 张友文. 多元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实践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3(14):24-26.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23.14.011.
[5] 曾秋红.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校本作业设计[J]. 读与写,2022(23):165-167.
作者简介:
裴玉哲,1990年出生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职称:中小学一级
学位:无主要研究方向: 小学数学教师校本作业设计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本文系 2023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课题名称》(立项编号:hnzypj2301010)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