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全面育人理念下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

作者

赵周霞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 215600

摘要:全面育人理念强调教师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培养道德情感等多方面发展,而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学科孤立、知识碎片化等问题,是教师难以实施全面育人理念的根本原因。因此,教师应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主题式学习框架,使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知识中提升学习能力,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基础。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探讨全面育人理念下开展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初中地理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全面育人理念;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策略

引言:跨学科教育核心在于,建立教学主题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及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可利用历史地理的时空交织,帮助学生从文明演进中理解形成地理环境的原因。借助数学地理的数据联动,有效强化学生逻辑分析能力。语文地理的文化交汇,则经过了解地理文化深入学习地理知识,从而最大化提升学习成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全新的教育模式。

一、历史融入地理,时空交织探文明

在全面育人理念影响下,历史地理跨学科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全球视野,增强文化认同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知识、能力及价值观等。教师开展历史地理跨学科教学,应注重地理学科区域认知,同时也要关注历史学科的时间脉络,以此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学习体验。教师可开展主题式学习为框架的教学活动,经过学科知识结合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兴趣,以确保跨学科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结合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单元,以单元内容“亚洲的自然环境”及“亚洲位置和范围”开展“古代亚洲文明与地理环境”主题学习活动。引入历史中有关“两河流域文明”知识展开课程活动,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同时从历史角度探讨两河流域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此外教师可带领学生对比两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差异,使学生能够理解地理条件对塑造文明形态的作用,学生经过分析地理空间及历史时间脉络等知识,既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度,又能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因此,开展历史地理跨学科教学,能够实现学科知识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真正落实全面育人理念。

二、数学地理联动,数据图表析规律

数学地理跨学科联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复杂地理问题,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可利用数学学科数据分析及图表呈现等工具融入地理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运用坐标系或函数模型等数学知识,深入分析地理现象中的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在地理现象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探究。此外,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工具,分析复杂的地理数据。开展数学地理跨学科教学,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学科知识,还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全面育人理念指导下,数学地理跨学科教学应以数据分析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结合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人口》一课。以“人口分布”为核心设计主题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中国东南部、西北部人口分布差异,同时从数学角度运用统计图表,展示人口密度变化规律。此外教师可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及数学建模工具,帮助学生绘制人口密度及地形、气候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图,并分析人口分布、自然环境间的相关性,从而提升学科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为进一步增强跨学科学习的实效性,教师应开展以“人口变化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活动,借助“人口增长”为切入点,结合数学内容中“数据分析”等知识,要求学生分析近几十年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利用GDP数据,探讨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此活动可使学生在学科知识深度整合中强化地理知识,为发展落实全面育人理念奠定基础。

三、语文地理交汇,诗词地图悟文化

在全面育人理念背景下,教师引入丰富的文学作品进入地理教学过程,可为学生提供独特文化体验,使学生能够在文学作品中感知自然景观或地域特征,深入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塑造作用。教师在开展语文地理跨学科教学时可围绕“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学视角中解读地理现象,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增强地理空间感知,使地理学习更具有人文温度。因此,语文地理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发展综合素养,使学生在探索地理现象时能够结合文学视角形成深刻文化理解,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以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多样的文化》一课,教师可选取“地域文化和文学表达”作为跨学科主题,在地理文化多样性中融合语文文学鉴赏,引导学生在文学视角下感知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态的塑造作用。教师应在课程中引入文学作品“江南水乡”,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江南地区气候特征,同时从语文角度赏析《忆江南》《江南好》等古典诗词,探讨地理环境对江南文化的影响。经过语文地理相结合,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江南水乡地理特征,并结合诗词内容分析形成水乡的特点,以便巩固知识记忆,完善地理知识框架。此外,教师还能设计以“边塞文化与地理环境”为核心的课程活动,以“西北边塞文化”为切入点,要求学生赏析《凉州词》《从军行》等有关边塞诗内容,并分析边塞文化的地理背景,结合西北地区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探讨因地理环境而形成边塞文化的原因。开展语文地理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地理文化,从而进一步培养文化理解能力。

结语:经过历史、数学、语文深度融入地理教学中,为开展跨学科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在回应新时代教育对综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同时也为地理教学提供有效的全新实践路径。未来,随着跨学科教育进一步深化,地理教学可在知识整合有效提升学生整体能力中,继续发挥独特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林忠建.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 [J]. 天津教育, 2024, (30): 122-124.

[2]邓永兰.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初中地理学科为例 [J]. 新教育, 2024, (08): 46-48.

[3]张素娟, 高振奋. 全面育人理念下初中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 [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 (04): 4-8.

[4]殷永生, 王金泉. 全面育人理念下初中田园课程的开发及实施策略 [J]. 学园, 2021, 14 (34):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