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认同建构研究

作者

海鹰

内蒙古财经大学 01007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包括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者、新媒体人员及自由职业者等)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该群体呈现人员多元、高学历、职业流动频繁等特征,其政治认同既体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又面临组织归属感弱、参与渠道有限、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等挑战。统战工作通过政治社会化、利益整合与价值引领等机制,在凝聚共识、引导政治认同中发挥关键作用。研究提出应扩大组织覆盖、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制度保障,以精准化策略增强其对国家发展的认同与参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认同;统战工作

政治认同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心理基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认同建构不仅关乎其个人价值实现,更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作为党的重要法宝,统战工作在团结引导该群体、增强政治认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助力其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认同的现状分析

(一)群体特征与政治认同基础

中国社会阶层人士的群体特征与政治认同基础总体状况呈现鲜明的时代性与复杂性,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也凸显了统一战线工作在新时代的重要使命[1]。

从群体特征来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主要由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构成,广泛分布于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其群体特征显著:一是人员构成多元,许多成员来自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等传统阶层,且相当比例具有高学历背景,知识分子占比较高;二是职业分布集中于非公有制领域,涵盖民营科技企业、外资企业、中介组织、自由职业等多个领域,职业和身份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与不稳定性;三是经济地位突出,聚集了国内大部分高收入者,在市场中具有重要的资源配置能力;四是群体规模持续扩大,政治诉求逐步增强,且绝大多数为非中共人士,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新生力量特征。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认同呈现积极与挑战并存态势。他们普遍认可改革开放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但职业流动性导致部分人对传统政治组织归属感较弱,倾向通过非正式渠道表达诉求。价值多元化及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使其对主流话语存在疏离,少数个体的不法行为也削弱了群体认同形象。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特征折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其政治认同兼具对国家发展的积极贡献与多元环境下的整合挑战,对统战工作提出创新方法、凝聚共识的新要求,需引导其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以巩固执政基础,助力民族复兴。

(二)政治认同的积极表现

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通过切身经历,深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个人与企业提供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为其崛起奠定基础,私营企业主等群体在制度保障下实现事业发展,与国家改革进程紧密契合。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等实践彰显制度优势,进一步强化其情感与理性认同,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重要支撑[2]。

2.对党的领导的认可:统战部门通过政策宣讲、专题培训等活动,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学习党的理论与国家战略,深化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这些活动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相融合,提升政治认知。部分人士主动参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通过参政议政等途径将政治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了在国家治理中的使命感。

3.社会责任感的提升: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公益慈善与参政议政回馈社会。他们投身乡村振兴、教育帮扶、抗疫救灾等公益事业,同时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身份参与议政,围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建言献策,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治理智慧。这种实践既彰显了社会责任感,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注入动力。

(三)现存问题与挑战

1.政治参与渠道有限:尽管部分人士通过政协、工商联等渠道参与政治,但仍有相当比例的自由职业者、新媒体从业人员缺乏制度化参与路径,导致政治认同的实践载体不足。

2.组织归属感薄弱:体制外的工作性质使部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对传统政治组织缺乏认同感,更倾向于通过行业协会、网络社群等非正式组织表达利益诉求。

3.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接触到多元价值观,部分人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对主流政治话语产生疏离感。

二、统战工作在政治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机制

(一)政治社会化功能

统战工作通过组织学习、政策解读等活动,帮助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解国家政治体系的运行逻辑,将抽象的政治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政策认知。例如,通过举办 “新阶层人士国情研修班”,引导其从个人发展经验中感知国家制度优势。

(二)利益整合与表达

统战工作搭建沟通平台,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党政部门的对话,使其利益诉求得到有效回应。例如,建立 “新阶层人士联谊会”,定期收集意见建议并反馈给决策部门,增强其政治参与的获得感。

(三)价值引领与凝聚

统战工作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先进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目标相结合。例如,表彰在科技创新、公益事业中表现突出的新阶层人士,形成示范效应。

三、优化统战工作以增强政治认同的路径

(一)扩大覆盖面,消除组织 “盲区”

1.创新组织形式:针对自由职业者、新媒体从业人员等分散群体,依托行业协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建立统战工作站点,实现组织覆盖的精准化[3]。

2.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发 “线上统战平台”,通过微信群、小程序等载体开展政策宣传、意见征集,打破时空限制,提升新阶层人士的参与便捷性。

(二)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吸引力

1.差异化引导:根据不同群体的职业特点设计活动。例如,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可通过 “新媒体党建” 项目引导其传播正能量;对自由职业者,可组织法律知识讲座、权益保障研讨会,增强其对政策的认同感。

2.加强情感联结:通过 “一对一” 联谊交友、专题调研等方式,了解新阶层人士的实际需求,帮助解决发展难题,拉近与党政部门的心理距离。

(三)完善制度保障,构建长效机制

1.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拓宽新阶层人士在人大、政协中的参政渠道,探索建立新阶层人士智库,使其专业优势转化为政策建议。

2.强化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政治、贡献突出的新阶层人士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其政治参与热情。例如,设立 “新阶层人士突出贡献奖”,树立标杆效应。

结束语: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认同的建构,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关键课题。本研究表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与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其政治认同呈现积极态势,但也面临参与渠道、组织归属及意识形态等多重挑战。统战工作通过政治社会化、利益整合与价值引领等机制,在凝聚共识、引导认同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需进一步创新统战工作方法,扩大组织覆盖,完善制度保障,以精准化、差异化的策略回应群体需求,增强新阶层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情感认同与实践参与。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激发这一群体的活力,使其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与智慧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0.

[2]郭晓东.新媒体时代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工作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03):144-154

[3]路浩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的社会阶层 人士的逻辑理路探析[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04):77-83

本论文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2024年度常规项目——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状况调查研究--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批准号为2024EY2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