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田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孙洪越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新镇白音昌学区中心校 028312

摘要:当今时代背景之下,体育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田径教学也在全面转型。尤其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之下,学校促使体育走出“边缘化位置”,成为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愈发重要。而针对学生的成长需求,新时期的“学、练、赛”一体化模式,则成为重要的表现。教师基于几个环节的具体衔接、融通,帮助学生真正发展体育技能,培育精神品格,强化运动心理,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则针对此种情况,从不同方向进行了研究,并且联系文献研究、经验总结,阐述了小学田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学、练、赛”一体化

“学、练、赛”一体化,属于一种逐步兴起的教育模式,更强调打造一个完善的流程、机制,以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这种模式表现出了明确的应用意义,一体化的建构会让学生从学习开始融入训练进程中,参与不同程度的比赛,持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展开巧妙的规划、设计,让几个环节衔接在一起,基于一个有效的融会贯通的空间,带动学生持续发展。

一、打造特色学习项目,体验田径魅力

在“学、练、赛”一体化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感受田径的魅力,自然而然地融入学习的进程中,尤为重要。丰富学生的运动体验,也能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受益。所以,打造特色田径项目,以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尤为重要。教师需引导学生焕发主动积极性,开发出自身的潜能,增强对于各类田径项目的认知,持续发展技能。教师也需持续革新模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创编,让活动组织变得更有现实意义,营造出沉浸式的体验氛围,指引学生尝试充分探索,增强对田径运动知识、技能的理解。

以“立定跳远”为例,教师可设计“呼啦圈过河”游戏,使学生置于“学”的核心位置。形式可以为:各小组围成一个圆形,学生个体间距1米或0.5米,手持呼啦圈,由学生自己决定间隔距离,要在自己跳远的能力之内。排头第一名学生手持一个呼啦圈,将圈抛出,收腹提膝伸小腿,用力蹬地舒展身体,脚后跟着地向前起跳,保持跳跃的正确姿势,跳进呼啦圈内,依次进行。这种模式则能驱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让他们享受运动的乐趣,同时增强体魄。

二、设置丰富的练习活动,选择科学的方式

丰富的练习更能够培育学生的体育技能,让他们逐步达成预期目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设置更加有益的练习,渗透多元化的指导,越来越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到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制定更加细致的训练计划,组织学生运用适配的训练方式持续推进,带动他们逐步获得原有背景下的全面发展。

以“快速跑跑”为例,教师可设计“送军粮”的活动,让学生代入到指挥员、记录员等角色中,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让学生在20~30米间距的模拟场景中掌握呼吸调节技巧,体会髋、膝、踝三关节充分用力,集中商讨“如何才能跑得更快”,让学生在集体锻炼体验中对“快速跑”的技术产生辨析、疑问,进而加深对“快速跑时蹬地协调有力,两臂快速协调摆动”等基础技能的认识。

三、融入精彩的比赛,汇聚精神智慧

多彩的比赛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是他们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可以说,突破原有背景下的思维束缚,让田径类型的项目变得更具有引领意义,促使学生参与比赛,就能够强化他们的毅力、耐力、速度,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优秀品格,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多种形式的折返跑”为例,教师可以推进不同程度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尝试合理调配。关注到团队中每个不同成员的优势来进行安排。在比赛中,学生则能汇聚精神智慧,激发集体的合力,形成一种协同融合的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选择不同类型的闯关赛、小组赛、对抗赛等,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真正感受不同类型的比赛规则,持续获得发展。

四、设定评价机制,凸显反馈作用

“评价”是一体化建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评价”走出边缘化位置,发挥正向的反馈、诊断作用,越来越重要。可以说,评价本身也是个性化点拨、指导的过程,评价还强调学生分析自己的练习情况,解读问题与不足,持续改进方案。因此,新时代背景之下的一体化模式与评价息息相关。围绕着“评价”,教师也可以判断自己运用的教学模式产生的效果,围绕着学生的具体表现等,关注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原有背景下的教学策略,放大教学质量。唯有如此,教师、学生才能融入一个总结反思的进程中,持续获得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运用“学、练、赛”一体化模式,更能够提升小学体育、田径项目的开展质量,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展望未来,广大教师仍然需要进行研究与探索,基于完善的流程、机制,持续打造特色学习项目,变革教学方式,参与不同程度的设计与创编,渗透多元化的指导,组织学生运用适配的训练方式进行实践,积极突破原有背景下的束缚,感受不同类型的田径比赛魅力,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建.小学田径课内外“学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田径,2024,(11):73-75.

[2]周梦杰.学、练、赛、评一体化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施与融合策略——以校本教材趣味田径为例[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8):93-95.

[3]刘加翠.小学田径课内外“学、练、赛”一体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03):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