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王鑫
长春市九台区胡家回族中心学校 130000
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字化、智能化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日常信息获取,到工作学习协作,信息素养已成为个体不可或缺的能力。初中阶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有助于其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对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初中信息素养教学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亟待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加以改进,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一、提升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
1.1 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迭代速度极快,新的信息和技术不断涌现。初中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运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快速、准确地获取 新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掌握信息技术工具,是学生未来参与社会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前提。 开号 通交流,还是职业技能操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网络信息繁杂,充斥着大量真真假假的内容,拥有信息素养能帮助学生辨别信息的真伪,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避免被不良信息误导,从而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在信息时代中站稳脚跟。
1.2 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
培养信息素养对初中学生的逻辑思 有着积极作用。 在运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逻辑思考 性和条理性。信息技术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比如利 品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借助信息技术,学生能够突破时间 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电子图书、学术资料等,能极大地丰富学 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3 推动初中教育教学变革
信息素养教学的推进促使初中教育理念发生转变,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模式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应用于信息素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信息素养教学也推动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学校和教师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汇聚优质的教学资源,打破资源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初中教育教学不断向前迈进。
二、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部分初中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内涵缺乏深入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不仅仅是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多个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过于注重理论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往往按照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进度进行授课,没有关注到学生在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化差异,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2 教学资源有待优化
当前初中信息素养教学的内容更新速度较慢,与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脱节。教材中的知识和案例陈旧,未能及时引入新兴的信息技术和应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工具和平台功能较为单一,多局限于简单的演示和操作练习,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优质的教学资源数量不足,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分布不均衡,一些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资源,限制了信息素养教学的有效开展,导致教学质量提升缓慢 。
2.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现有的初中信息素养教学评价标准侧重于对学生知识记忆的考核,主要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忽视了对学生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等综合能力的考查。评价主体通常只有教师,缺乏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等其他主体的参与,评价的结果不够全面和客观。评价过程往往只关注学习的最终结果,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跟踪和评价,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持续提升,难以有效促进教学改进 。
三、提升初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策略
3.1 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要深化对信息素养内涵的认识,明确信息素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塑造良好的信息道德。树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任务,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3.2 优化教学资源
及时更新信息素养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将新兴的技术知识、应用案例融入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实用性。丰富教学工具和平台,引入互动性强、功能多样的教学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有趣的学习环境,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吸引力。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鼓励教师开发特色教学资源,同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资源交流,实现优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信息素养教学的均衡发展。
3.3 创新教学评价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标准,全面考核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对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引入多元评价主体,除了教师评价外,增加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环节,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建立动态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和评价,及时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根据评价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结论
提升初中学生信息素养是顺应时代发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初中信息素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评价等策略,能够有效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持续关注信息素养教学,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策略,切实提升初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为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焕焕.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导向的初中信息科技教学探索[J].中小学电教,2024,(Z1):107-109.
[2]法昌乐.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信息科技有效教学探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 年第二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中学;,2023:71-73.
[3]梁晓丽.完善信息技术课堂结构提升初中学生信息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