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探究

作者

温伊格

伊川县实验高中 河南洛阳 471300

摘要:大单元教学是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常见形式,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文章从理论层面展开分析,阐述了大单元教学的基础形式和应用优势。基于教学实践提出了以大单元教学强化学生基本分析能力、通过单元任务驱动增强学生整体把握能力、围绕单元主题定位强化学生概括提炼能力为主的优化对策,助力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大单元;阅读能力;培养对策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环境下,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为语文教学体系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创新方向,不仅要求打造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教学计划,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需求来调整教学方案,其中大单元教学成为备受教师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教学整体性和系统性,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也可以优化高中语文教学的细节和过程。

一、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及应用优势

从教学改革的层面来看,大单元教学是基于单元教学模式,进行深度演变和优化的新型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按照学科课程标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利用大主题或者大任务来引领教学实践,通过对教材、单元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重组,构建出明确的单元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从而将碎片化的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于提升单元教学效果有一定促进作用。这对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减少重复性的阅读任务,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已经成为了目前强化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依托大单元教学强化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实践

(一)基于大单元教学强化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

基本分析能力是提升阅读素养的关键能力,主要分析的对象是文章的层次、结构和作者的创作思路,能够精准了解文章的开端、发展、结尾,并对某一个部分的层次进行深度探讨。具备了基本分析能力的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会形成清晰的阅读思路,部分被作者所隐藏在创作技巧中的思想或主旨都可以被精准地挖掘出来。而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在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突出文章的细节,并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对比、归纳和总结的机会。可以采用大单元横向对比的方法进行知识整合[1]。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必修下册的第5单元时,通过单元导语和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的主要核心思想为“抱负与使命”,且本单元的内容归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学生需要在古今中外不同人物、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学会分析人物的经历,从文章结构和层次入手,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物所表达出的共性,感受被作者隐藏在文本中的抱负与使命。再确定了单元主题“来自时光洪流中的伟大志愿”之后,设计了多元化的活动,需要学生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来完成这些活动:

活动一:收集整理演讲词的相关知识和演讲词的写作结构,以小组合作为形式,制作“演讲词写作小技巧”思维导图。

活动二:从演讲词写作的层面入手,选本单元的一篇文章,为它写一则推荐语,向他人介绍这篇文章。

两个任务看似和单元主题的确定并无直接关系,但具备潜移默化的引导价值。学生为了顺利完成任务,需要对单元中的文章进行细节解读和深度分析,尤其要从微小的细节入手,认真观察每一篇文章在结构、层次方面的设计技巧。其设计意图并非让学生完成“阅读行为”,而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综合活动,只有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较强,才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收集相关信息,从而完成最终的活动,达成了潜移默化引导的目的。

(二)利用大单元任务驱动,强化学生整体把握能力

整体把握能力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学生在文章内容理解和中心思想提取方面有较为敏锐的认知,可以快速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感受文章的核心倾向,同时能够利用精准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核心、主旨和具体的故事情节,从整体上精准把握作者的撰写技巧。整体把握能力的提升通常会应用在略读课文中,而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此种不需精读的文章,往往以参考性文章和辅助性文章为主[2]。那么就涉及以纵向挖掘为主要形式的大单元教学,突破了教材自然单元的限制,选择其他相关信息和素材进行类比或开展群文活动,可以让多个素材成为解读一个中心思想、让多篇文章凸显一个主题,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必修下册的第2单元是本单元的核心任务围绕着鉴赏交流展开,属于典型的戏剧单元。而戏剧的撰写形式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单元中三篇文章体现了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也展现出不同时代和不同作家对于现实社会的理解。通过前期的主题提取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戏剧中的千姿百态”,然后设计了探索性任务:根据目前已经学习过的诸多文章,找出其中和“戏剧”相关的文本,分析中国传统戏曲、中国当代话剧、西方经典戏剧对于同类型人物塑造的描写特点和方式。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给出的素材,同时也可以通过查找其他版本教材,收集与戏剧相关的文本,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实现整体分析和主题的解读。由于人物形象塑造的描写特点和描写方式,在文本中最为直接,无需进行精细化阅读,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进行概括和总结。这对于增强学生的文本筛选能力和对比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进而实现了整体把控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单元主题定位,强化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

概括提炼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精准地对文章的要点和写法进行快速概括,对于文本内容有最基础的鉴赏和解读认知,可以精准区分不同内容所描写的方向和重点。这对于提升高中生的阅读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

而依托大单元教学实现概括提炼能力的培养,往往需要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作为大单元主题提取和定位的主体,然后开展以学生为核心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此种模式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极强,能够根据不同单元的核心思路和编排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必修下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围绕着传统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文言文展开,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自己拟定单元学习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提供一个新的单元学习主题,并制定单元学习任务,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开展学生自主阅读活动。此类活动配合教师的过程评价和学生的小组互动评价完成,每一个小组最终的学习结果将代表着小组主题提取和关键信息概括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经过这种练习和实践,学生对于单元细节的分析和重点把控能力逐渐提升,并将之转换成具体的实践内容,不仅增强了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也强化了概括提炼能力,让学生的综合阅读水平得到了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大单元教学增强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从细节入手,合理使用大单元教学的形式、任务和主题,将其转换成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工具和载体,不仅丰富了大单元阅读的形式和内容,也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分析和探索的机会,有助于强化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廖妍.基于大概念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吉首大学,2024.

[2]李圣飞.高中语文戏剧的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