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探析

作者

衣志英

延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林业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水平,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要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义,探讨了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引言:

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和林下经济产业的协调发展,这是我国在发展林业产业时制定的重要战略,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林下经济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强探索不同的林下经济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林下经济的发展水平。林下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当地的林业资源,因此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发展林业产业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要做好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加强林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核心内容是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提高各个地方的树木数量,提高地区的森林覆盖面积。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中加强林下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地带动农牧业、农业的发展,也可以有效地增加当地的森林面积,进一步提高当地森林资源的保护水平,使得当地的森林生态系统更加完善。

(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中加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收入。例如,甘肃省在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就十分重视林下经济的发展,引导当地的龙头企业和组织来进行林地空间的拓展,加强特色产业的建设,进而形成了明显特色的生态种养示范基地,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民的产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林下经济的发展,充分地依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所以当地农民是林下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受益者,农民可以通过树木的种植、禽畜的养殖等各种方式来提高经济收入。

(三)有利于带动绿色产业发展

加强林下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因为基于林业生态建设所形成的林下经济产业,需要依靠当地的林业生态,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理念的深入,当地也会逐渐产生大量的绿色农产品,反向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加强对当地环境保护的同时,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林下经济的发展是利用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不仅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借助生态环境来形成各种绿色农产品,大大地推动了当地绿色产业的发展。

二、林下经济产业模式

(一)林业+食用菌模式

在林下种植食用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地减少种植成本。因为菌类的种植,对于环境的要求较高,人们通常都是在大棚的环境中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地控制各项环境因素,因此,菌类的种植成本较高。但是在林下环境中进行食用菌的种植,是具有一定天然优势,因为林下环境十分适合菌类的成长,树木能够释放出较多的氧气,也具有一定的温度调节作用,例如当温度下降时,树木能够减少风力和雨水的影响,进而起到保温的效果,十分有利于菌类的成长。

(二)林业+家禽模式

林业加家禽模式,也是林下经济发展最常见的模式之一。在家禽养殖过程中,农户只需要承包一片林地即可,直接在林下进行家禽的散养。广阔的林地面积,不仅可以为家禽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也可以避免家禽在养殖过程中出现走失的现象。此外,在林下养殖家禽,家禽还能捕食林中的害虫,而家禽所产生的粪便,也能够为树木的生长提供重要的养分,从而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在林下进行家禽的养殖,不仅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当前农民发展林业经济最常用的模式之一。

(三)林业+药用植物模式

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农户还可以在林业中进行一些药用植物的种植,药用植物的经济价值较高,农户可以借此来增加经济收入。而且药用植物的种植,也有利于促进当地植被的生长,进而促进当地林业的发展。

三、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路径

(一)加强林区抚育间伐管理力度

在林业生态产业发展阶段,还需及时清理林中劣质树木,做好间伐工作安排,提高树木成活率,培育优质树种,并结合树木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提高林区整体树木质量。首先,对绿化人员加强间伐工作的培训,在管理维护过程中,及时对劣质树木进行清理,调整树木密集区域,使其可以更好通风。其次,在间伐及管理工作中,要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才可进行采伐作业,还要将许可证进行公示,确定无误之后再进行砍伐工作。

(二)遵循自然规律,把握林下经济发展方向

在林下产业发展过程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保护好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带动林下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保护环境。通过林下经济发展,也可将周边产业带动起来,给人们提供更多工作就业的机会,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在家畜养殖过程中,尽量不要散养,需要给家畜一定自由空间,防止对林业资源造成过度损耗,还可以为树木提供天然有机肥。在水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发展水产养殖。在定期砍伐的区域更适合养殖菌类和蔬菜,这样可以利用树木根部为菌类提供适合生长的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发展体系

首先,要制定并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体制,提升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制定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措施,提升产业的发展动力,并严格贯彻和落实林业建设的工作制度和细则。其次,在林业生态保护及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从地方特色出发,政府部门需引导种植户学习先进的林下种植和养殖技术。再次,在开展相关工作过程中,要积极调查市场需求,与市场紧密结合,构建生态服务市场,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动植物产品,发展绿色经济,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形成完整的生态发展模式。最后,促进生态效益货币化与资本化,降低环境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损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林业管理部门应完善木材加工,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林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四)做好林下经济产业的科学管理

要更好地发挥林下经济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促进作用,人们需要做好林下经济产业的科学管理。随着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十分重要,因此相关人员可以结合当地林下经济的发展情况来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指导。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向林业地区下派一些专家或者技术人员进行种养指导,指导当地农户如何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如何进行科学的种养,提升农民种养效益的同时又可以促进林下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还应当发挥当地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来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发展林下经济,为农民提供重要种养经验的同时,又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大地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结语:总的来说,做到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产业的和谐发展,不仅追求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要追求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发展林下经济过程中,要学会摸索更加合适的发展模式,加强林业经济和第三产业之间的联合发展,进而更好地提升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祖.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探析[J].新农业,2021(24):10.

[2]李娟.林业生态建设视域下林下经济产业健康发展路径探析[J].攀登,2022,41(03):99-103.

[3]曹学海.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途径分析[J].甘肃农业,2022(0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