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老年人脊柱骨折术后康复秘籍,助长辈重拥健康生活

作者

陈丽娜

惠东县第二人民医院骨外科 广东惠州惠东 516300

83岁的王爷爷因骨质疏松不慎跌倒,导致脊椎压缩性骨折。术后他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锻炼,从卧床翻身到独立行走,仅用3个月便恢复了买菜、晨练等日常活动。他的成功经历印证了一句话:手术修复骨骼,康复唤醒生命”。脊柱骨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胸腰椎骨折,常伴有脊髓和马尾神经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手术治疗后,科学的康复锻炼对于促进骨折愈合、增加脊柱稳定性以及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对老年人而言,脊柱骨折术后科学锻炼不仅能加速康复,更是预防二次骨折的关键。家里老人经历脊柱骨折手术,后续康复锻炼可是“重头戏”。这不仅关乎身体机能恢复,更直接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下面就给大家全方位讲解老人脊柱骨折术后的康复锻炼要点

一、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

1. 促进骨折愈合:适度锻炼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骨折部位输送充足的营养物质,加快骨折愈合速度,让受损脊柱更快恢复强度。

2. 增强脊柱稳定性:锻炼可以强化脊柱周围的肌肉力量,这些肌肉就像脊柱的“天然护具”,能更好地支撑和保护脊柱,降低再次受伤的风险。

3.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通过系统康复锻炼,帮助老人恢复正常的坐、立、行走等功能,重拾生活自理能力,重新找回生活信心。

二、术后康复的“黄金法则”:早介入、分阶段、个性化

脊柱骨折微创手术(如椎体成形术)虽能快速止痛,但研究表明:术后1周内开始康复的患者,3个月后肌肉力量恢复率提高50%,坚持锻炼者再骨折风险降低38%。核心肌群每增强1级(医学肌力分级),跌倒风险下降20%[1]。

1. 循序渐进:锻炼应从小到大、从易到难,逐渐增加幅度和次数,以自身能够耐受为宜。

2. 避免急于求成:康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避免过度锻炼导致损伤加重。

3. 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损伤程度和损伤机理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三、康复锻炼的具体阶段与方法

1. 术后1 - 2周:初期康复,目标为预防并发症,激活肌肉记忆[2]。

呼吸训练:老人术后卧床期间,可进行深呼吸练习。平躺在床上,用鼻子深吸气,使腹部隆起,感受腹部的膨胀,然后用嘴巴慢慢呼气,感受腹部收缩,重复进行,每次练习5 - 10分钟,每天3 - 4次。这有助于改善肺部功能,预防肺部感染。

四肢活动:主动活动四肢,如握拳、松拳,活动腕关节、踝关节等。每个动作重复10 - 15次,每天3 - 4组。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 术后3 - 6周:康复过渡期,目标为重建脊柱稳定性[3]。

五点支撑法:老人仰卧在床上,双腿屈膝,以双脚掌、双肘和后肩部为支点,用力将臀部抬起,使身体呈拱桥状,保持5 - 10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 - 15次,每天3 - 4组。增强腰背部肌肉力量。

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位,双腿伸直,慢慢抬起一侧下肢,离床面约30°,保持5 - 10秒后放下,换另一侧重复,每组10 - 15次,每天3 - 4组。锻炼下肢肌肉力量,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3. 术后6 - 12周:康复强化期,目标为恢复生活能力[4]。

坐立训练:在医生同意后,先将床头摇高30°,让老人适应几分钟,无头晕等不适后,逐渐增加摇高角度,每次坐立时间不宜过长,从5 - 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

站立与行走训练:在坐立稳定后,借助助行器或家人搀扶,尝试站立,先站立3 - 5分钟,无不适后,开始缓慢行走,步伐要小且稳,行走距离根据老人体力逐渐增加,每天行走次数也可适当增多。

四、康复锻炼的注意要点

1. 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锻炼,不要自行增减锻炼强度和时间,以免影响康复效果或造成二次损伤。

2. 注意疼痛:锻炼过程中,如果老人感到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锻炼,告知医生。疼痛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说明锻炼方式或强度可能需要调整。

3. 保持耐心: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人和家属都要保持耐心。在老人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康复信心。

五、康复期五大关键细节

1. 营养强化公式:每日钙摄入=300ml牛奶+1掌心坚果+1盘深色蔬菜。蛋白质补充量=体重(kg)×1.2g(如60kg老人需72g/天)。

2. 居家改造要点:床边安装360°旋转扶手。厕所铺防滑垫+安装U型助力架。移除地毯、电线等地面障碍物。

3. 疼痛管理技巧:锻炼前用热敷袋(40-45℃)敷腰背10分钟。疼痛加重时采“婴儿姿势”放松:跪坐俯身,前额贴地

4. 心理重建策略:记录“康复成就清单”:如独立翻身天数、行走距离等。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康复经验

5. 复查时间表:术后1/3/6个月拍片查骨愈合情况。每半年做DXA骨密度检测。

六、警惕这些危险信号(立即就医):突发剧烈腰痛伴下肢麻木。锻炼后疼痛持续超过2小时。出现大小便失禁或困难。

七、康复护理

1.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肺部感染:鼓励老人多咳嗽、咳痰,定时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泌尿系统感染:鼓励老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 - 3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2.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因担心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恢复,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3.饮食护理

术后早期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增加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

康复是一场与时间的合作,老年人脊柱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增加脊柱稳定性、预防并发症,并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预防感染和定期复查也是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记住:“你的每一次抬腿、每个深呼吸,都在为骨骼铸造新的铠甲”。在医生指导下科学锻炼,每位老人都能重新挺起生命的脊梁。脊柱骨折术后的康复锻炼是帮助老人重获健康生活的关键。只要我们用心陪伴,科学指导老人进行康复锻炼,就一定能让老人早日恢复往日活力,安享幸福晚年。

【参考文献】

1.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41):3371-3379.

2.许正伟,郝定均,程黎明,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康复治疗指南(2022版)[J]. 中华创伤杂志,2022,38(11):961-972.

3.罗学平. 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92-94.

4.罗学平. 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