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纸艺”大单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周静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 225200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大单元课程设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愈发重要。本文聚焦小学美术“纸艺”大单元课程,深入探讨其设计思路与实施方法。通过整合纸艺相关知识与技能,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为小学美术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纸艺;大单元课程;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一、引言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单一知识点或技能为授课单元,缺乏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大单元课程设计打破了这种碎片化教学模式,以一个主题为核心,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学习。纸艺作为一种丰富多样且易于操作的艺术形式,深受小学生喜爱,将其设计为大单元课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二、小学美术“纸艺”大单元课程设计原则
2.1 整体性原则
“纸艺”大单元课程设计要从整体上把握纸艺知识与技能的架构。将折纸、剪纸、纸雕、衍纸等不同纸艺形式纳入统一框架,考虑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例如,先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折纸基础技法,掌握纸张的折叠规律和基本造型方法,为后续学习剪纸中的对称折叠、纸雕中的立体造型等内容奠定基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纸艺的整体认知。
2.2 情境性原则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纸艺”大单元课程中,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情境展开教学。如以“节日庆典”为情境,引导学生制作纸艺灯笼、贺卡、装饰花等作品用于节日庆祝;以“动物乐园”为情境,让学生通过纸艺创作各种动物形象。这些情境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纸艺知识。
2.3 层次性原则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发展规律,课程内容应具有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提高进行编排。在低年级阶段,重点让学生掌握纸艺的基本工具使用和简单造型技巧,如认识剪刀、胶水的使用,制作简单的纸飞机、纸船等。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纸艺创作的难度和复杂度,如学习复杂的剪纸图案设计、纸雕的多层雕刻技巧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4 开放性原则
课程设计要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个性。在纸艺创作主题和表现形式上不做过多限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作。例如,在纸艺作品创作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纸艺形式、材料和色彩搭配,教师只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小学美术“纸艺”大单元课程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纸艺的历史文化背景、种类和特点,掌握折纸、剪纸、纸雕、衍纸等不同纸艺形式的基本工具使用和制作技法。如熟练使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运用折叠、卷曲等方法制作衍纸造型,掌握纸雕的雕刻技巧等。能够根据不同纸艺形式进行简单到复杂的作品创作,如制作纸艺动物、花卉、人物等形象,以及纸艺装饰画、立体贺卡等作品。
3.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欣赏、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观察纸艺作品时,学会分析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等元素;在实践操作中,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在小组合作创作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纸艺作品。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纸艺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让学生在纸艺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同时,通过了解纸艺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四、小学美术“纸艺”大单元课程实施策略
4.1 多样化教学方法
采用示范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亲自示范纸艺制作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学习。例如,在教授剪纸时,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如何折叠纸张、如何下剪,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剪纸的全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法也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纸艺作品。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有的学生负责设计,有的学生负责裁剪,有的学生负责组装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纸艺的制作方法和创意表达。如在纸雕课程中,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雕刻深度和层次表现物体的立体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2 整合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如图书室的纸艺相关书籍、美术教室的材料和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创作条件。同时,拓展校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纸艺博物馆、民间艺人工作室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纸艺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底蕴。邀请民间纸艺艺人走进校园,举办讲座和工作坊,为学生传授传统纸艺技艺和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纸艺教程、纸艺作品展示平台等,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纸艺作品和创作灵感。
4.3 开展实践活动
定期组织纸艺实践活动,如纸艺作品展览、纸艺比赛等。在学校内举办纸艺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组织纸艺比赛,设置不同的主题和奖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竞争意识。此外,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节日庆典、文化活动等,让学生运用纸艺知识制作装饰品和道具,如在春节制作纸艺春联、福字,在儿童节制作纸艺舞台道具等,将纸艺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
五、结论
小学美术“纸艺”大单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丰富的纸艺学习平台。通过遵循设计原则,明确课程目标,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并采用有效的实施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对纸艺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在实施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加强教学资源整合和学科融合,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美术学习环境,让纸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佳乐.纸艺手工趣无边——小学美术纸艺教学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上旬刊),2024,(08):145-147.
[2]刘锦晨.关于小学美术纸艺课程的开发与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素质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二).扬州育才实验学校;,202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