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德育课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杨玉洁
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幼儿园 741500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幼儿园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资源整合以及家园共育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旨在通过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初步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为其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引言
幼儿期是个体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支柱,将其融入幼儿园德育课程,有助于在幼儿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早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能够引导幼儿认识国家、了解民族文化,逐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长远进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具有极其重要且多维度的必要性,它犹如基石,为幼儿的成长铺就坚实道路。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角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座桥梁,帮助幼儿搭建起与他人、集体及国家的紧密联系。在参与各类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时,幼儿学会遵守集体规则,懂得关心同伴,明白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比如在集体绘制“我爱祖国”画卷活动中,幼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作品,这一过程极大提升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塑造幼儿正确价值观方面,其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在信息繁杂的当下,幼儿极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干扰。而幼儿园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积极向上的理念为指引,让幼儿从小就明晰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像讲述革命先辈为国家奉献牺牲的故事,能让幼儿深刻理解什么是勇敢、正义与担当。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重要使命。通过介绍我国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内容,幼儿能领略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在端午节开展包粽子、讲屈原故事的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成为文化传承的小小使者。此外,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深远。当每一个幼儿心中都种下爱国的种子,未来他们将汇聚成强大的力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齐心协力,推动民族不断向前发展 。
2当前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教育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
当前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在内容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突出表现为单一性与缺乏系统性。许多幼儿园的爱国主义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内容局限于最基础的国旗、国歌知识讲解。虽然国旗、国歌是国家的重要象征,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固然重要,但教育不应仅止于此。一方面,这种单一的教育内容无法全面展现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爱国主义涵盖了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多个层面,而幼儿园教育往往忽略了这些重要部分。幼儿难以通过有限的知识接触,深入理解国家的伟大之处以及自己与国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规划。没有依据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进行科学分层设计。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思维能力和接受程度上有很大差异,然而现有的教育内容常常“一刀切”,无法满足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各自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小班幼儿,可能更适合通过简单有趣的故事、儿歌来传递爱国元素;而大班幼儿则有能力接受更深入、复杂一些的历史文化知识。但实际情况是,各年龄段的教育内容区分度不高,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这种单一且缺乏系统性的教育内容设置,限制了幼儿对爱国主义的全面认知和深入理解,不利于他们爱国情感的真正培养。
2.2教育方法形式化
在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教育方法形式化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幼儿的学习效果。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将课堂变成了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场所。以讲解国旗知识为例,教师往往只是单纯地告诉幼儿国旗的颜色、图案以及一些基本含义,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缺乏与幼儿的互动和交流。幼儿只能被动地坐在座位上听,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被调动起来。此外,教育活动缺乏生动有趣的体验环节。爱国主义教育本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来开展,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爱国情感。但实际情况是,很多所谓的实践活动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其中。比如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些教师只是带领幼儿走马观花地看一圈,没有深入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幼儿无法从中获得深刻的情感触动。而且,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学习。
2.3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幼儿园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时,拥有众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但目前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整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首先,园内环境资源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幼儿园的教室、走廊、操场等空间本可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例如,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张贴大幅的国旗、国徽图片,配上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让幼儿每天都能直观地看到国家的象征;在走廊设置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墙,展示祖国的壮丽山河、著名历史事件等图片和故事,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随时接受熏陶。然而,很多幼儿园的这些空间布置缺乏系统性和教育性,没有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或者布置后长时间不更新,无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其次,社区资源的整合不到位。社区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如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还有一些老革命家、退伍军人等人力资源。但幼儿园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很少组织幼儿到这些场所参观学习,也很少邀请社区里的相关人士走进幼儿园开展讲座或交流活动。这使得幼儿失去了近距离接触历史、感受爱国精神的宝贵机会。最后,网络资源的运用也存在不足。在信息时代,网络上有大量适合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动画短片、电子绘本等。但部分教师对网络资源的筛选和利用能力有限,不能及时为幼儿提供优质、合适的学习资料。
3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
3.1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全面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应涵盖多个方面。国家象征方面,不仅要让幼儿准确认识国旗、国徽、国歌,还要了解它们的历史演变和重要意义,知道在何种场合应该如何尊重和维护这些象征。国家地理方面,除了著名景点,还可以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面积、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让幼儿了解祖国地域辽阔、文化多样。历史文化领域,从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到近代遭受的苦难与抗争,再到现代的崛起与发展,以时间为线索,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幼儿。现代成就方面,展示我国在航天、科技、体育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如神舟飞船成功发射、高铁飞速发展等,让幼儿明白祖国的日益强大,培养他们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憧憬。通过这样全面系统的内容体系,让幼儿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祖国,形成深厚的爱国情感。
3.2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游戏中,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例如“小小升旗手”游戏,在幼儿园操场设置模拟升旗场地,幼儿分组轮流扮演升旗手、护旗手和国歌演奏员。游戏前,教师详细讲解升旗仪式的流程和规范,让幼儿了解每一个环节的意义。游戏过程中,幼儿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庄重地升起国旗。通过多次参与这个游戏,幼儿不仅熟练掌握了升旗仪式的步骤,更在内心深处对国旗产生敬畏之情,增强了对国家的尊重和热爱。又如“祖国拼图大比拼”游戏,准备一幅中国地图拼图,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熟悉祖国各个省份的形状和位置,通过合作完成拼图。这既锻炼了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又让他们对祖国的地理版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他们探索祖国大好河山的兴趣。
3.3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在幼儿教育阶段,爱国主义教育至关重要,它犹如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祖国的情怀,为其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而园内丰富的资源正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依托,我们需充分且巧妙地加以利用。首先是园内环境的精心打造。教室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有着巨大的教育潜力。在教室的布置上,应设立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角。这里不仅要摆放庄严的国旗、国徽模型,让幼儿直观认识国家象征;还要张贴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爱国主题绘画作品,吸引幼儿目光;更要放置各类与爱国相关的绘本、图书,这些读物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爱国故事,开启幼儿对爱国情感的认知大门。教室的墙面可设计成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主题墙,定期更换内容。通过展示祖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成就,让幼儿了解祖国的日益强大;讲述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使幼儿感受到英雄们的伟大精神,激励他们向榜样学习。走廊是幼儿日常活动频繁的区域,合理利用这一空间能发挥独特的教育作用。可在此设置文化长廊,展示中国传统艺术,如精美的剪纸、细腻的刺绣、色彩斑斓的脸谱等作品。这些传统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幼儿在日常穿梭中,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操场上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意义非凡。仪式过程必须严格规范,从出旗、升旗到唱国歌,每一个环节都要庄重严肃。这不仅能培养幼儿的仪式感,更能让他们从心底里对国旗产生敬畏之情。同时,利用园内广播系统,在课间播放激昂的爱国主义歌曲、感人的爱国故事等,让爱国的声音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此外,组织园内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也是激发幼儿爱国热情的有效途径。举办爱国主题的儿歌演唱比赛,让幼儿用稚嫩的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热爱;开展舞蹈表演活动,鼓励幼儿用灵动的舞姿展现爱国情怀。这些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参与中深化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感悟。
3.4强化家园共育机制
定期召开家长会是加强家园沟通的重要方式。在家长会上,幼儿园应详细向家长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整体规划。例如,介绍本学期将开展哪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每个活动的教育意义和预期效果是什么,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展示幼儿在园期间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照片、视频等资料,让家长直观看到幼儿的学习成果和成长变化。利用家长微信群、QQ 群等即时通讯工具,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教师可以在群里分享幼儿在园的点滴进步,如幼儿在爱国主义主题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对爱国话题的独特见解等。同时,及时解答家长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疑问,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家长提出希望增加一些亲子共同参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家长的建议进行活动调整和安排。通过这种及时、有效的沟通,增进家园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组织亲子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能够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强化幼儿的爱国情感。亲子绘画比赛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以“我爱祖国”为主题,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创作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祖国的美丽景色、伟大成就等,通过画笔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完成作品后,可以在幼儿园内举办展览,让幼儿和家长相互欣赏、交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亲子阅读爱国主义绘本也是一项富有意义的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如《小英雄雨来》《鸡毛信》等绘本,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幼儿互动交流,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中的爱国精神。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整合教育资源以及强化家园共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幼儿园应不断探索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关注和支持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合力,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幼儿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新时代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 冯江英;周颖.双语教育研究,2023(03)
[2] 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高桂焦.教育观察,2020(20)
[3] 关于学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想法. 詹龙泽.学前教育研究,1995(01)
[4] 红色文化视域下学龄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研究. 王淑君.亚太教育,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