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优质护理在超声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高小飞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在超声介入手术患者中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06月至2024年06月在我院进行,随机抽取接受择期超声介入手术的110例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则接受优质综合护理。研究的主要评估指标包括手术配合度、不良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及护理满意度。结论:本研究表明,在超声介入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减轻不良情绪,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一结果为护理工作者在临床护理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也为未来护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优质护理 超声介入 应用效果
近年来,超声医学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特别是超声介入治疗技术,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微创治疗方法。超声介入治疗凭借其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在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普及,尽管该技术在许多复杂的疾病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实践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意外情况。传统护理模式一般较为单一,往往只关注生理状态的监测和基本的身体护理,而对于患者的心理需求关注不足[1]。由此,我们需要一种更为综合的护理方案,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优质综合护理正是一种基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和完善护理流程和内容,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系统化的护理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综合护理在择期超声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一般资料与方法
2020年06月至2024年06月在我院进行,随机抽取接受择期超声介入手术的11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19至72岁,平均年龄为(40.07±8.33)岁,其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0至70岁,平均年龄为(41.46±9.20)岁,男性31例,女性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为后续的比较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方案主要围绕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展开。 1. 术前护理:在术前阶段,护理人员需认真核实患者的各项信息,包括病史、过敏史及手术方案。通过辅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确保患者在手术前的身体状况良好。此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基本的宣教,使其对治疗方案及自身疾病有初步的了解,尤其是术前注意事项,以降低患者的紧张感。 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在手术中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有效监控。同时,术中加强体位护理与保暖护理,以预防因体位不当或温度变化而引发的并发症。 3. 术后护理:术后阶段,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汇报异常情况并协助医师进行处理。此外,照顾患者的饮食,遵循高蛋白和清淡饮食的原则,以提升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较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主要包括: 1. 信息化健康宣教:在患者明确病情并决定接受超声介入手术后,护理人员首先应积极热情地接待患者。他们不仅要收集详细的病史信息,还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护理人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播放超声介入手术视频、发送疾病相关知识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及其必要性,从而增强患者的认知水平,消除顾虑。 2. 认知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旨在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其不良认知与行为。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提供支持,帮助患者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和错误认知,这种方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3. 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常因为对疾病和手术效果的担忧而产生紧张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心理问题,并通过有效的交流来建立信任关系。通过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反馈患者的检查及治疗真实情况,可以减少患者的不安情绪。此外,利用音乐疗法、冥想放松法等心理疗法也能有效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提高他们的治疗信心。
结果:1、干预后,两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在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得到了明显改善。
2、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评估,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0%(39/40),而对照组仅为75.00%(30/40)。在观察组中,不满意的患者仅有1例、满意11例、十分满意28例;而对照组则有10例不满意、11例满意及28例十分满意。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超声介入手术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并迅速进入医疗领域的视野。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超声介入技术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了愈发重要的角色。
超声介入手术,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技术实现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首先,超声波能够实时成像,提供高分辨率的组织结构信息,这使得医师可以准确识别病变位置,从而在进行治疗时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该技术在肿瘤治疗、穿刺活检、导尿等多种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色。其次,与传统手术相比,超声介入手术通常更为简便,患者的创伤相对较小,恢复时间也大幅缩短。这种微创特性使得患者在术后能够更快地恢复日常生活,降低了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通过超声引导,医疗工作者能够准确定位病灶,并开展精确治疗,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追求精准治疗的核心理念。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同时在操作上也相对简单,具备较强的针对性[2]。
尽管超声介入手术具有众多优势,但在临床实施时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来源于多个方面,首先是医师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可能导致操作不当,影响治疗效果,甚至造成额外的损伤。其次,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及基础疾病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超声介入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都是需要细致关注的问题。因此,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除了技术上的要求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样至关重要。在超声介入手术的顺利实施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患者的风险,还能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发展优质综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3]。
综上所述:通过优质综合护理模式,护理人员能够从多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与照顾。未来,随着超声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护理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两者的结合将为患者创造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环境,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作者简介:高小飞(1989.10.02),女,汉族,本科,护师。
参考文献:
[1] 梁秀娟 . 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在超声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4):109-110.
[2] 李文焕. 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在超声介入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3):98-101.
[3] 李晖,卢肖媚,陈杰桓,等.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在超声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6):2466-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