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央宗
丁青县当堆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西藏昌都市 85572)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影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述,结合实际调研数据,从多个维度分析农业技术推广如何作用于农民收入。研究发现,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产品质量、拓展农业产业链以及增强农民市场适应能力等,进而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指出当前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民增收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提升农民收入;影响分析
引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农民收入水平不仅关系到农民自身的生活质量,更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指标。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然而,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民收入提升之间的具体联系和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因此,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对提升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
农业技术推广并非一个孤立、简单的概念,它有着极为丰富且深刻的内涵,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从狭义角度看,农业技术推广是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如新型种植栽培技术、高效养殖方法、先进农机具的使用技巧等,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传递给农业生产者,也就是广大农民,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用这些技术,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从广义层面理解,农业技术推广涵盖的范畴更为广泛。它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技术传授,还包括与之紧密相关的农业知识、信息的传播。比如农业市场动态、农产品价格走势、农业政策法规等信息,这些对于农民合理安排生产、规避市场风险、享受政策红利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理论的优势
2.1创新扩散理论的优势
创新扩散理论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展现出诸多显著优势。首先,它为推广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推广阶段框架。知晓、劝服、决策、实施和确认这五个阶段,让推广人员能够精准把握农民在面对新技术时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在知晓阶段,推广人员可以依据理论,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如利用乡村广播、农业资讯平台等,广泛宣传新技术,确保农民能够了解到相关信息。进入劝服阶段,推广人员凭借对该理论的理解,准备详实且有说服力的资料,像新技术带来的产量提升数据、成本降低案例等,以此消除农民心中的顾虑,激发他们对新技术的兴趣。其次,创新扩散理论有助于推广人员合理分配资源。不同阶段所需的资源投入和推广方式各不相同。
2.2两级传播理论的优势
两级传播理论应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一,它有效解决了推广信息到达普通农民的难题。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居住分散,直接向每一位农民传播技术信息难度大、成本高。而两级传播理论通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桥梁,能够精准且高效地将信息传递给普通农民。意见领袖身处农民群体之中,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他们传递的信息更容易被农民接受和信任。比如在某个偏远山区推广新型果树种植技术,推广人员很难挨家挨户宣传,但通过培训当地几位有见识、人脉广的农民作为意见领袖,就能迅速将技术信息传播开来。其二,该理论能够增强推广信息的可信度。相较于推广人员单纯的说教,农民往往更相信身边熟悉且成功应用技术的人。
2.3人力资本理论的优势
人力资本理论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首先,它明确了农民素质提升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核心地位。该理论强调,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知识、技能和健康等人力资本要素是决定农业技术能否有效应用和创新的关键。基于此,推广工作不再仅仅聚焦于技术本身的传播,而是更加注重对农民的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课程、组织实地观摩学习等活动,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具备理解、吸收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其次,人力资本理论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长期的发展思路。它认识到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3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理论应用策略
3.1创新扩散理论的应用策略
创新扩散理论将创新事物在社会系统中的传播分为知晓、劝服、决策、实施和确认五个阶段,依据这一理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可采取以下应用策略。在知晓阶段,要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如电视农业频道、农业类网站、社交媒体群组等,广泛宣传农业新技术。同时,组织流动宣传车深入乡村,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确保农民能接触到新技术信息。例如推广新型无人机植保技术时,通过制作生动有趣的科普视频在网络平台播放,吸引农民关注。
3.2两级传播理论的应用策略
两级传播理论强调信息通过意见领袖传递给普通受众,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用该理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精准识别意见领袖是关键。在每个村庄或农业社区,通过走访、调研,寻找那些在农业生产方面经验丰富、有威望、乐于分享且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农民作为意见领袖。例如,有些农民长期从事特色种植,收成好且在当地口碑佳,这类农民就可成为重点培养对象。对意见领袖进行深度培训。组织专门针对意见领袖的新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系统授课,安排实地参观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示范基地。
3.3人力资本理论的应用策略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重视提升农民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可实施以下应用策略。加大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政府要增加对农民教育的财政预算,设立专项培训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资农民教育培训项目。例如,建立现代化的农业培训学校,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专业师资队伍,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课程。
3.4公共物品理论的应用策略
依据公共物品理论,农业技术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属性,在推广中可采取如下应用策略。强化政府主导责任。政府要担当起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角色,制定科学合理的推广规划和政策。加大对公益性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资金投入,确保关键技术的供给。例如,对于农业生态保护技术、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政府应全额资助研发,并建立专门推广机构负责推广。完善推广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全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加强基层推广站点建设。配备专业推广人员,提高其待遇和业务水平。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与横向协作相结合的推广体制,确保推广工作高效运行。如在乡镇设立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技术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理论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和研究层面,为我们理解农业技术推广现象、指导推广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工具。基础理论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本质和基本任务;传播扩散理论揭示了技术在农业领域传播的规律和途径;行为改变理论关注农民个体在技术采用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因素;而相关支撑理论则从更宏观的层面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理论依据。在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应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技术、不同农民群体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推广策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果,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供需契合机制建设路径[J]. 李秀娟;高敏.现代商业,2014(02)
[2] 山东省农业生产效率评价研究[J]. 焦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12)
作者简介:央宗(1988年7月6日),女、藏族、籍贯:西藏康马县、本科、农学专业,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