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刘朝乐门 赖阿如汗
1.内蒙古奈曼旗畜牧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399 2.通辽市嘎达苏种畜繁育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91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牛肉的需求日益增长,肉牛产业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为提高肉牛育肥效率、提升牛肉品质、增加养殖效益,本文深入探讨了肉牛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分析传统育肥技术和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新型育肥技术如精准营养调控、智能化养殖设备应用等,以及创新管理模式包括信息化管理系统、现代化牛场规划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未来肉牛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肉牛育肥技术;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引言
肉牛育肥是将犊牛或架子牛经过科学饲养,使其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理想体重和膘情,生产出优质牛肉的过程。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在育肥技术和管理模式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传统的育肥方式往往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牛肉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开展肉牛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肉牛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
在当今肉牛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肉牛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极其深远且广泛的意义,全方位推动着产业的进步与变革。从生产效率层面来看,创新的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肉牛的生长速度与育肥效果。精准营养调控技术能依据肉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定制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让肉牛在更短时间内达到理想体重,缩短育肥周期,从而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出栏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在牛肉品质优化上,创新举措发挥着关键作用。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以及精细化的管理,有助于改善牛肉的肉质结构,使牛肉的嫩度、风味和营养价值都得到提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传统肉牛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营养供给不合理
传统育肥过程中,饲料配方的制定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和精准考量,难以满足肉牛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殊营养需求。在肉牛生长的前期阶段,这一时期是骨骼和肌肉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着较高的需求。然而,很多传统育肥模式下,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不足,无法为肌肉发育提供充足的原料,导致肉牛肌肉生长缓慢,体型发育受限。同时,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缺乏也可能影响肉牛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2.2饲养环境控制不佳
牛舍的环境条件对于肉牛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育肥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传统牛舍在设计和建设上存在诸多不足,无法为肉牛提供一个舒适、稳定的生活环境。在夏季,气温炎热,传统牛舍往往缺乏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牛舍内通风不畅,空气流通缓慢,热量积聚难以散发,导致舍内温度过高。高温环境会使肉牛产生热应激反应,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进而影响其生长速度。同时,高温还会增加肉牛的呼吸频率和心跳速度,加重其身体负担,降低免疫力,使其更容易感染疾病。
2.3疫病防控技术落后
疫病是肉牛养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直接关系到肉牛的健康和养殖效益。然而,部分养殖户在疫病防控方面意识淡薄,技术手段落后,给肉牛育肥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疫苗接种环节,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一些养殖户对疫苗的种类、适用范围和接种方法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和肉牛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疫苗。在接种过程中,不严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如接种剂量不准确、接种时间不当等。有的甚至为了节省成本,购买质量不可靠的疫苗,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疫苗的免疫效果,无法为肉牛提供有效的保护。
3肉牛育肥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3.1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
构建全面且精细的养殖数据管理平台是肉牛育肥管理模式创新的核心举措之一。该平台需涵盖肉牛养殖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庞大而有序的数据集合体。在肉牛档案管理模块,详细记录每头肉牛的出生日期、品种来源、血统信息等基础资料。随着肉牛的成长,持续更新其生长数据,如定期测量的体重、体高、体长等指标,精确描绘出每头肉牛的生长曲线。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养殖者可以清晰了解每头肉牛的生长态势,及时发现生长异常的个体,针对性地调整饲养策略。
3.2现代化牛场规划与建设
现代化牛场的合理功能分区是保障肉牛健康生长和高效养殖的基础。首先,生活区应设置在牛场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处,这一布局能有效避免生产区产生的异味、灰尘和病菌对生活区域的影响,为养殖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相对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生活区配备完善的生活设施,如宿舍、食堂、娱乐设施等,满足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生产区是牛场的核心区域,牛舍的布局要充分考虑肉牛的生长阶段和养殖流程。不同生长阶段的肉牛应分群饲养,例如犊牛舍、育成牛舍、育肥牛舍要合理规划,方便管理和操作。牛舍内部的设计也要科学合理,保证充足的采光、通风和适宜的空间,为肉牛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生产区内还要设置挤奶厅(如果涉及奶牛养殖)、配种室等功能性建筑,并且按照养殖流程进行合理布局,使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提高生产效率。
3.3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专业培训与教育是提升肉牛养殖团队素质的重要途径。定期组织养殖从业人员参加各类培训课程,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涵盖肉牛养殖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的养殖知识到前沿的育肥技术,从疫病防控的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技能,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在养殖技术培训方面,详细讲解肉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和饲料配方,传授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如合理的投喂次数、投喂量以及饮水管理等。同时,介绍先进的养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让员工能够熟练操作智能化饲喂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设备,提高养殖效率和精准度。疫病防控培训是重中之重。教导员工如何识别常见疫病的症状,掌握正确的疫苗接种方法和免疫程序。培训员工学会使用实验室检测工具进行疫病诊断,以及在疫病发生时如何采取有效的隔离、治疗和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对牛群的危害。
3.4产业链整合与合作
纵向产业链整合是肉牛育肥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旨在将肉牛养殖产业的上下游环节紧密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在产业链的上游,养殖企业与优质饲料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通过深度合作,饲料供应商能够根据养殖企业的需求,定制生产符合肉牛营养需求的专用饲料。养殖企业参与饲料原料的采购和质量把控过程,确保饲料的品质和安全性。这种紧密的合作不仅能够保证饲料的稳定供应,还能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饲料的性价比。
结语
综上所述,肉牛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推动我国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采用精准营养调控、智能化养殖设备应用等创新育肥技术,以及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现代化牛场规划等创新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肉牛育肥效率、提升牛肉品质、降低养殖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关注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将有助于我国肉牛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未来,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养殖户共同努力,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推动肉牛育肥技术与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升级。
参考文献
[1] 肉牛育肥饲养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J]. 李志玲.甘肃畜牧兽医,2022(04)
[2] 育肥牛养殖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熊兵.养殖与饲料,2022(03)
第一作者简介:刘朝乐门(1998年5月13日-),女、蒙古族、籍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硕士、助理畜牧师,研究方向:牛生产与产品品质。
第二作者简介:赖阿如汗(1998年10月14日),男、蒙古族、籍贯: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本科、助理畜牧师,研究方向:动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