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焦琳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00070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和根脉。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信仰信念;“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鲜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风貌风骨;“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质品格。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历久弥新,对于我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推进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彰显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鲜明旗帜,彰显了当代中国精神的风采,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理想信念。更为重要的是,伟大建党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都不断与时代主题相结合,赓续激发民族精神的生机和活力。
(二)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发展
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要义中,“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突出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守;“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动力所在;“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革命实践方式;“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根基所在,彰显的是人民性价值取向。可以说,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精神丰碑和真实写照,更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发展。
(三)伟大建党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漫长路程,虽然其间不乏坎坷与挫折,但是总的来说开创了辉煌业绩,谱写了壮丽篇章。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大力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用这一精神激励人心,凝聚信仰,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动社会全方位发展,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目标提供强劲动力。
二、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价值多元化碰撞的影响
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涌现,西方资产阶级不断向我国进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也会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多元化的价值观不断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部分大学生难以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坚定信仰产生了动摇,缺乏力量源泉①。
(二)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千篇一律、缺乏创新
目前,存在部分高校不太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特别是对建党精神谱系融入方法欠佳,一是不能与新时代充分结合,主题不鲜明,内容过于浅显、形式单一,使得大学生对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不够,进而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高校在将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流于形式,为完成任务而开展活动,宣传过程中缺乏对内容的教育引导,使得学生出现抵制、敷衍情绪,降低了育人的效果②。
(三)大学生主体自身的影响
当今社会复杂多变,每天大量的网络快餐式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青少年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萌芽期,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诱导,导致许多非主流思想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使其缺乏坚定的信仰,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精神提不起兴趣,认为建党精神等红色文化枯燥无聊,难以入脑入心,极大地影响了建党精神的育人效果,使得大学生出现红色精神谱系的认同
危机③。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坚持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立德树人从根本上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问题,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把握好新时代新征程上伟大斗争的发展大势,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的在“ 中国梦” 相结合,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④。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资源的需要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多采用说教模式,学生很难从心里接受,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政治品格在伟大建党精神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使学生对党的认识更加清晰,以此来增强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三)指引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需要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取向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思想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弘扬、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厚植深厚的爱国情怀、从而指引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担负起新时达赋予的责任与使命⑤。
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及策略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民族复兴大任的主要力量,要自觉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坚定践行者和忠实传承者,而伟大建党精神中又富含着丰富的优质资源。因此,伟大建党精神可以通过高校思政课堂、“ 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新媒体平台、地方红色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全方位、全过程构建、弘扬和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路径,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
(一)占领高校思政课堂“ 主战场”
高校思政课堂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 主战场” ,既能指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学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又能为思政教育提供优质资源、传承该精神。具体可从两方面推进:一是课堂教学结合伟大建党精神,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主动学习以提升育人成效;二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集体备课、邀请专家等培训思政课教师,助力其讲清讲透党的百年奋斗史,保障育人实效。
(二)打造“ 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精品
“ 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是主课堂的延伸,通过丰富活动拓展高校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精神文化,打造其精品还能营造良好思政氛围;伟大建党精神需融入“ 第二课堂” ,可开展手绘党史手抄报、红歌比赛等格调高雅的活动,或在五四、七一、国庆等重大节日融入相关文化元素,以强化党史记忆、提升活动内涵,增强精神融入的感染力与渗透力。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
随着网络自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交平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新媒体平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的重要载体,以其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更能被新时代大学生所接受,因此,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平台,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建党精神,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J].求是,2022,(19).
① 王义.中国共产党的力量[J].机关党建研究,2019(06):56-58.
②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求 是,2020(17):4-16.
③ 牟海侠.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融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的路径探析[J].理论观察,2021(08):20-22.
④ 刘建军.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2021(08):12-17
⑤ 耿磊.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J].毛泽东研究,2021(05):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