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蒋勇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基层党组织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经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积极响应时代号召,通过一系列系统性、创新性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支部的整体战斗力与凝聚力,为学院各项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主要内容
(一)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
学院教工党支部设定固定的理论学习时段,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此增强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步提升其业务水平。具体而言,支部定期组织党课教育,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高质量党课,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强化党员的政治理论根基。围绕党的重要会议、重大节日、廉政警示教育以及弘扬教育家精神等关键议题,精心策划形式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与责任感。同时,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搭建党支部 QQ 群与公众号,定期推送党的最新政策及理论文章,为党员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创造便利条件。
(二)优化组织架构,确保有效衔接
对支部的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与完善,以优化组织架构,保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实现有效对接。成立党纪学习专项工作小组,并依据业务部门的特性,以教研室为基础重新划分党小组,确保每个党小组都能充分发挥作用。此外,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党建工作纳入教研室与个人的绩效考核范畴,以此激发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
探索全新的工作模式与方法,以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推行 “党建 +” 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交织,形成 “党建 + 业务” 的协同工作模式,促使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积极组织党员参与企业共建、社区服务、公益事业等活动,展示党员的良好形象,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设立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四)建立长效机制,保障长期融合
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党建与业务工作实现长期融合。定期开展评估反馈,每季度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察觉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项目顺利推进。项目结束后,召开总结大会,系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将项目中的成功经验与有效做法固化为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
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主要目标
(一)显著提升党员素质
借助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党员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得以显著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党员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勇于带头攻克难题,逐渐成长为部门的骨干力量。在各类业务竞赛与评优活动中,党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出色的工作能力,屡获表彰,充分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与专业素养。
(二)优化组织架构
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为项目的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以教研室为基础重新划分党小组,使党建工作能够更紧密地贴合业务实际,显著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考核机制的完善,有效激发了党员的工作热情,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持续创新工作方法
“党建 +” 模式的推行,促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两者的良性互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增强了党员的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形象。“党员先锋岗” 的设立,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党员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力推动了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定期的评估与反馈,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在总结大会上,各项目组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成功经验与有效做法的固化,为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制度支撑,保障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
(一)强化思想引领,夯实融合根基
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定期组织党员教师围绕党建与业务融合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引导党员教师深刻认识党建工作对业务发展的引领作用,牢固树立 “党建 + 业务” 一盘棋的思想。例如,每学期安排 2 - 3 次集中学习,邀请党建专家或行业资深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党建推动企业和学院发展的成功案例,促进党员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
将党建纳入培训体系:在教师入职培训、业务能力提升培训中融入党建内容,使新入职教师和在职教师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党建意识。通过培训,让教师明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如何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建与业务在思想层面实现深度融合。
(二)推动教学科研融合,提高育人质量
设立 “党建 + 教学” 项目:鼓励党员教师申报 “党建 + 教学改革” 专项课题,如研究如何将党建元素融入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中。以 “市场营销学” 课程为例,党员教师可将红色文化营销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分析红色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既传授专业知识,又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组建科研攻坚团队:针对企业在经济管理领域面临的难题,如企业战略转型、财务管理优化等,由党员教师牵头组建校企联合科研团队。团队中党员教师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带领团队成员开展研究,将党建工作中的团队协作、攻坚克难精神融入科研过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企业创造价值,同时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
(三)促进人才培养协同,培育时代新人
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邀请企业党员骨干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例如,企业提出对数字化运营人才的需求,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相关课程,并邀请企业专家授课,实现党建引领下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开展实践育人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安排企业党员员工作为实习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实习过程中,导师不仅传授专业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党建育人贯穿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四)实现社会服务联动,彰显责任担当
建立志愿服务机制:成立党员教师志愿服务队,深入企业、社区开展经济管理知识普及与咨询服务。如为小微企业提供财务咨询、税务筹划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服务过程中,党员教师发挥专业优势,传播党的政策,展现党员风采,实现党建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依托学院专业资源,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经济发展调研项目,为地方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党员教师在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将党建工作中的使命担当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四、结语
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经济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能够切实推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唯有通过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方能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不断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党建与业务相辅相成,不存在脱离业务的党建,也不存在脱离党建的业务。以党建引领业务,以业务促进党建,关键在于精准找准发力点,从根本上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同频共振、融通促进。
参考文献:
[1] 高校二级学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研究[J]. 刘松;王敬佩;黄湘宁;康宇龙;后小毅;金海霞.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4(03)
[2] 高校院系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机制的构建[J]. 陈晓岚;钟国安.学理论,2021(05)
[3] 推进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J]. 袁文;左玥.思想教育研究,2023(03)
[4] 高校基层党建融合业务工作的逻辑、困境与路径[J]. 孔川.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