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科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教学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

张迪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培养基层康复人才的核心环节,旨在提升学生理论掌握与实践操作能力,以应对基层医疗各类康复需求[1]。既往传统教学模式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教学内容多为课堂讲授+校内模拟实训,学生多缺乏对真实临床场景的认知,实践能力较差。近几年,我国提出了“科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通过整合科研、 、教育三方资源,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2]。基于此,本研究将在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教学中开展“科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4 年9 月~2025 年6 月选取60 例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见习-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18 例;年龄18~21 岁,平均(19. 52±0.87; )岁。观察组男11 例,女19 例;年龄18~22 岁,平均(19.65±0.9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 P>0. .05)。

纳入标准:①全日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科学生; ② 已完成基础医学课程学习; ③ 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 中途休学、请假者; ② 有康复相关临床实践经历者; ③ 研究期间参与其他教学改革项目者。

1.2 方法

两组教学周期均为 1 学期(18 周),选用同一版《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教材,由同一教学团队授课,教学大纲、学时安排(理论课48 学时、实践课32 学时)一致。

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多媒体演示”为主,按教材章节讲解康复治疗基础理论、操作原理及临床应用,课后通过习题巩固;实践教学在学校康复实训中心开展,教师先演示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操作,学生以5 人/组分组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错;临床见习仅在学期末安排1 次(4 学时)医院康复科观察学习,学生无独立实践机会;考核评价以理论笔试(占比60%)与实训操作考核(占比40%)综合评定成绩。

观察组:“科产教融合”教学模式(1)教学准备(1~2 周)

①师资培训:组织授课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单位培训,掌握康复辅具研发流程、临床科研项目设计方法及前沿康复技术;②资源整合:联合医院临床专家、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共编《科产教融合康复实践指导手册》,融入临床真实病例与企业研发案例;③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学生学习需求,结合职业规划以6 人/组分组,每组配备1 名学校教师、1 名临床导师及1 名康复技师。

(2)教学实施(3~16 周)

① “科研+教学”融合: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教师结合医院在研课题(如“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研究”)设计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开展文献检索、 收集与 小型科研报告(如“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对偏瘫患者肌力恢复的影响”);②“ 生参与简易康复手套的改良设计,企业技术人员指导 3D 建模、 与校内创新竞赛; ③ “临床+教学”融合:将实践教学搬进医院康复科, 与患者评定、治疗方案制定(如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计划),1 天学习康复设备调试与维护,实现“理论-实践-应用”无缝衔接。

(3)考核与反馈(17~18 周)

采用“过程性考核+综合实践考核”模式:过程性考核(占比 50%)包括科研报告质量、企业项目参与度、临床见习日志;综合实践考核(占比50%)由校-院-企三方共同命题,考核学生对脑卒中患者康复评定、康复辅具实操及应急处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1)教学成绩

于学期末统一考核,包括核心专业知识:涵盖康复治疗技术原理、康复评定标准等,采用闭卷笔试;临床基础知识:涉及常见疾病康复路径、医患沟通技巧等,采用案例分析题;操作能力:考核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实操,由3 名评委独立评分取平均值,满分均为100 分。

(2)教学满意率

采用学校自拟问卷调查学生满意度,内容包括“知识实用性”“实践机会充足性”“学习兴趣提升”“职业能力帮助”4 个维度,各维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4 级,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9.0)进行检验运算,计量资料用( ±s)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n)%用χ2 检验; 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考试成绩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核心专业知识、临床基础知识、操作能力评分更高 (P<0.05) ),见表1。

表1 组间考试成绩对比 ,分)

2.2 组间教学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组间教学满意率对比[n(%)]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及残疾人康复需求增长,使得基层医疗对康复治疗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3]。康复教学是培养适配基层岗位需求人才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难以适配当前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

“科产教融合”教学是一种以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康复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更适合当前的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本研究中 新组 经新 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率均比对照组高 (P<0. .05)。证实了“科产教融合” 效果更为显著,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究其原因,“科产教融合” 业+教学” “临床+教学”的融合,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与临床脱节的问题,可让学长 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不仅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也增强了对教学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科产教融合”教学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方面均能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彩, 金晟, 吴绪波, 等. 临床床旁案例学习模式在康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康复,2023,38(5):317-320.

[2] 刘守国,耿阿燕,张戎,等.康复治疗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分析与改革探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5,40(1):120-122.

[3] 王韬, 黄春山, 叶维宇, 等. 康复治疗学本科生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4,39(2):258-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