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
韩韬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武装部 032000
引言
新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党管武装作为党的重要工作原则,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基石。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对于提高国防动员能力、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党管武装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通过创新实践路径加以解决。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党管武装思想根基
(一)加强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新时代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必须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开展专题学习、理论研讨等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党管武装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提升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引导党员干部从战略高度认识党管武装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国防教育是国之大事,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培养爱国精神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防教育,如举办国防知识讲座、组织军事体验活动、开展国防主题宣传等,普及国防知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报国之志,为党管武装工作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要发挥媒体的作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平台,广泛宣传国防建设成就和党管武装工作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制度保障,构建党管武装长效机制
(一)健全领导体制,明确职责分工
完善的领导体制是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健全党管武装工作领导体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在党管武装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军事机关积极作为、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意义深远。各级党委需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管武装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深入研讨,解决重大问题,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政府要积极承担起加大对国防建设投入的责任,为武装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确保各项武装工作顺利推进。军事机关则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主动协调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推动党管武装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制度建设,完善党委议军制度、国动委例会制度、现场办公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是规范工作流程、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的关键。通过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和标准,使党管武装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党管武装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绩效考核体系,能有效加强对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树立榜样;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形成倒逼机制。并且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力和落实力,确保制度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作用。
(三)强化监督执行,确保制度落地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为确保党管武装工作各项制度真正落地见效,需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一方面,内部要建立严格的自我监督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定期对自身执行制度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外部要引入社会监督力量,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对党管武装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力度,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通过强化监督执行,形成制度执行的强大合力,推动党管武装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推动军民融合,实现党管武装创新发展
(一)加强军地协调,促进资源共享
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加强军地协调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为此,需建立健全军地协调机制,打破军地间的信息壁垒,通过定期的沟通会议、信息共享平台搭建等方式,强化军地双方的沟通联系,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与共享。在资源利用上,要推动军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交通领域,可共同规划建设兼具民用与国防功能的交通网络;通信方面,整合军地通信资源,提升通信保障能力;能源领域,加强合作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此外,鼓励军地科研机构与企业携手合作,发挥各自优势,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实现军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优化利用。
(二)创新融合模式,拓展融合领域
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促使军民融合的模式和领域持续拓展。创新融合模式方面,要积极探索“民参军”“军转民”的新路径。鼓励民营企业凭借自身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参与国防建设,为国防事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向社会开放,打破行业壁垒,激发市场活力。在融合领域上,除传统装备制造、后勤保障外,人才培养领域可建立军地联合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强军地信息系统对接与融合;应急管理领域,实现军地应急力量的协同与互补。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国防建设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军民融合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升军民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结束语:新时代加强党管武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党管武装思想根基;完善制度保障,构建党管武装长效机制;推动军民融合,实现党管武装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党管武装工作水平,确保党对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莲英.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创新发展[J].青海党的生活,2025,(08):57-60.
[2]徐林,骆骁骅,岳宗.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党管武装加强新时代人民武装工作[N].南方日报,2025-01-09(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