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隧洞的施工难点与安全保障措施
宋贺贺 杨俊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有限公司徐州公司 江苏徐州
摘要:水工隧洞施工面临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空间受限等。本文阐述其施工难点,包括地质勘察、开挖支护等方面,同时探讨对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涵盖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培训与防护等,旨在为水工隧洞施工安全高效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工隧洞;施工难点;安全保障措施
引言:水工隧洞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输水、泄洪等功能。然而,其施工过程充满挑战,施工难点众多,若处理不当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深入探究水工隧洞的施工难点并制定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至关重要。
1. 水工隧洞施工难点
1.1地质勘察与不确定性
在水工隧洞施工中,地质勘察与不确定性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难点。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在中国的水工隧洞工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多样,从坚硬的花岗岩到松软的页岩,从稳定的地层到多裂隙、易坍塌的复杂地质构造都有分布。在施工前的地质勘察虽然能够获取一定的地质信息,但由于地质构造的隐蔽性和不可完全预测性,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例如,一些地区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地下溶洞或者暗河,这些地质构造一旦在施工过程中遭遇,就会给隧洞的开挖、支护等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即使是看似稳定的地层,也可能因为地下水的活动而发生变化。地下水的长期冲刷可能导致地层的强度降低,进而引发塌方等危险。而且,不同地层的岩石特性差异很大,对于开挖设备的适应性和施工工艺的要求也截然不同。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揭露的地质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成本。
1.2开挖与支护难题
开挖与支护在水工隧洞施工中面临着重重难题。在中国的水工隧洞工程里,开挖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往往需要根据工程的功能需求进行精确设计。例如,对于一些大型的输水隧洞,为了保证输水效率,需要较大的断面面积,这就对开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开挖方法可能无法满足效率和精度的双重要求。而且,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开挖的方式也需要进行调整。在硬岩地层中,可能需要采用爆破等强力开挖手段,但爆破的震动又可能对周围的岩体稳定性产生影响,导致支护的难度增加。支护工作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水工隧洞的特殊性,支护结构不仅要承受周围岩体的压力,还要考虑到地下水的侵蚀等因素。在中国的一些水工隧洞工程中,由于地下水富含腐蚀性物质,对支护结构的耐久性提出了严峻挑战。支护材料的选择和支护结构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否则就可能导致支护结构过早失效,进而威胁到隧洞的安全。
2. 安全保障措施
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水工隧洞施工至关重要。在中国的工程建设环境下,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涵盖施工的各个环节。从施工人员的准入标准到施工设备的操作规范,从施工现场的安全标识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都需要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例如,在施工人员准入方面,应该建立严格的资格审查制度,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对于特殊工种,如爆破工、焊工等,必须要求其持有国家规定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在施工设备操作规范方面,要详细规定每一种设备的操作流程、维护周期等。施工现场的安全标识要做到清晰、明确,让施工人员能够一眼识别危险区域和安全通道。应急处理预案则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如塌方、火灾、透水等,并制定相应的救援措施和疏散方案。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还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和奖惩机制,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于严格遵守安全制度的人员和部门给予奖励,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从而提高整个施工团队的安全意识和执行力。
2.2人员培训与安全防护
人员培训与安全防护是水工隧洞施工安全保障的重要方面。在中国,由于水工隧洞施工的复杂性,施工人员需要接受全面而系统的培训。这种培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例如,对于开挖设备的操作人员,要让他们熟悉设备的性能、操作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式。在安全防护方面,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不同危险来源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在有粉尘危害的作业环境中,为施工人员配备高质量的防尘口罩;在存在落石风险的区域,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帽、安全防护服等防护装备。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更新培训,让他们了解最新的安全法规、施工技术以及安全事故案例,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人员培训与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大大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难点与安全保障措施的关联与意义
3.1两者的相互关系
施工难点与安全保障措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施工难点的存在决定了安全保障措施的重点和方向。例如,由于地质勘察与不确定性这一施工难点,安全保障措施中的技术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技术监测来尽可能地降低地质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及时发现地质变化并调整施工方案。开挖与支护的难题要求安全保障措施中的人员培训必须注重开挖和支护技术的培训,同时安全管理制度要对开挖和支护的操作规范进行严格规定,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通风与排水的困难则促使安全保障措施中的技术监测要重点关注通风量和排水流量等指标,并且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对通风和排水设备的维护和操作进行明确要求。反过来,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缓解施工难点带来的风险。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规范施工行为,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难点加剧。人员培训与安全防护可以提高施工人员应对施工难点的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监测能够为解决施工难点提供数据支持,帮助调整施工策略。
3.2对水工隧洞工程整体的意义
施工难点与安全保障措施对水工隧洞工程整体有着深远的意义。施工难点的存在是水工隧洞工程复杂性的体现,而安全保障措施则是应对这种复杂性的关键手段。从工程质量的角度来看,克服施工难点并有效实施安全保障措施可以保证水工隧洞的结构安全和功能完整性。例如,如果不能解决地质勘察与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可能会导致隧洞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渗漏、变形等问题,影响其输水或其他功能。通过安全保障措施中的技术监测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对地质问题的有效处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从工程进度方面考虑,施工难点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会导致工程延误,而安全保障措施可以减少因安全事故和施工调整带来的进度延误。例如,在开挖与支护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旦发生塌方等事故,必然会导致工程停滞。人员培训与安全防护以及技术监测等安全保障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工程按照计划进度进行。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成功克服施工难点并实施安全保障措施可以避免因工程失败或事故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保障社会的用水、发电等需求,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水工隧洞施工的难点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过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未来的水工隧洞建设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安全保障技术与管理方法,以适应日益复杂的施工需求,保障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军超.水利工程隧洞开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工程管理与技术探讨,2022(7):675.
[2] 曹国鲁. 水工隧洞预应力混凝土衬砌锚具槽优化设计研究[D].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
[3]范庭梧,海亮,巩亦真.大断面水工隧洞复合型偏压洞段施工技术[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2,5(06):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