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双面人生:细菌的好与坏
刘佳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北京 100039
一提到细菌,大家第一反应多半是“会让人生病的坏东西”——感冒发烧去医院,医生可能说“是细菌感染了”,得赶紧用抗生素控制;买牛奶、面包这类包装食品时,包装上也常印着“添加防腐剂,抑制细菌滋生”的字样,生怕细菌让食物变质;就连平时打扫卫生,也总想着用消毒剂“消灭细菌”,好像只要有细菌在,就意味着危险和麻烦。但其实细菌远没这么简单,它们既可能像“隐形杀手”一样引发重病,也能像“贴心帮手”一样帮我们维持身体健康,还能搞定生活里不少事。所以单靠“好”或“坏”这两个字,根本没法概括它们的真实作用,细菌更像是一群“复杂的小伙伴”,有时带来麻烦,有时又帮我们解决难题。
确实有不少细菌会给我们的健康添乱,这些“坏细菌”的破坏力还真不/j 。比如吃了没洗干净的菜、没煮熟的肉,或者喝了没烧开的水,里面可能藏着痢疾志贺菌,沾上它就容易得痢疾,又拉又肚子疼,严重的时候还会拉血,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小朋友,特别容易中招。还有破伤风梭菌,它的“休眠体”能在泥土、生锈的钉子上待好几年,要是不小心被锈钉子扎了深伤口,它就会在伤口里“醒过来”繁殖,释放的毒素能让全身肌肉紧绷,脖子硬、肚子硬,要是没及时处理,很可能有生命危险。以前让人闻风丧胆的结核病,就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咳嗽、打喷嚏的飞沫里都可能带菌,曾经夺走了好多人的生命;还有霍乱弧菌,污染了水源之后能快速扩散,人喝了带菌的水,会不停呕吐、拉肚子,拉出来的像淘米水一样,要是没及时补水分和电解质,几小时内就可能脱水休克,历史上甚至有城市因为它,三个月就少了一半人。这些“坏细菌”确实得小心提防。
但要是只盯着这些“坏细菌”,就太冤枉大多数细菌了——其实很多细菌不仅不害人,还默默帮我们做了好多事,就像我们身体里的“隐形小管家”。光说我们的肠道里,就住着大概100 万亿个微生物,其中九成以上是细菌,它们合起来叫“肠道菌群”,跟我们的健康关系特别近。这里面,双歧杆菌、乳酸菌都是“好细菌”的代表,我们吃的芹菜、玉米这些带膳食纤维的食物,自己消化不了,它们就能帮忙分解,还能产生乳酸、乙酸这些物质。这些物质一方面能让肠道环境变酸,抑制那些会让我们拉肚子的坏细菌;另一方面还能给肠道细胞“喂饭”,帮肠道黏膜长得更结实,减少有害物质跑进血液里,这样像慢性肠炎、脂肪肝这些毛病的风险也会降低。而且,我们身体需要的 B 族维生素、维生素 K,自己造不出来,全靠这些肠道细菌帮忙合成;就连我们的免疫系统,也得靠肠道细菌“教”着长大——小宝宝出生后,肠道里的细菌会刺激免疫细胞,让它们学会分辨“自己人”和“敌人”,这样以后就不容易过敏,也不容易得自身免疫病。有研究发现,要是小朋友老滥用抗生素,把肠道里的好细菌杀得乱七八糟,过敏的概率会比普通小朋友高 30% ,这也能看出好细菌多重要。
除了帮我们维持健康,细菌在平时的吃喝、工业生产甚至保护环境上,都是“得力助手”。咱们常喝的酸奶、爱吃的泡菜、奶酪,都是靠乳酸菌发酵做出来的——乳酸菌不仅能让食物变得酸甜可口,还能减少泡菜里对身体不好的亚硝酸盐。家里炒菜用的醋,也是醋酸菌把酒精变成醋酸,再陈酿一段时间做出来的,不同的醋酸菌还能酿出不同风味的醋。在医药方面,细菌更是帮了大忙,比如糖尿病患者用的胰岛素,以前要从动物身上提取,又麻烦又不够用,现在把大肠杆菌改造一下,它就能合成人胰岛素,解决了大问题;还有些细菌能生产干扰素、生长激素这些药物,就连调理肠胃的益生菌,核心也是好细菌。保护环境上,细菌也很厉害,比如海里要是漏了石油,假单胞菌能分解石油里的有害物质,之前美国有艘油轮漏油,就是靠它把石油分解效率提高了 3 倍,海洋恢复得快多了;处理污水的时候,芽孢杆菌能把水里的脏东西分解成无害的物质,让污水达标后再排出去;种地的时候,固氮菌能把空气里的氮气变成植物能吸收的养分,做成生物肥料,比化学肥料更环保,还能保护土壤。
更有意思的是,细菌的“好”与“坏”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随着环境和条件发生转变。比如大肠杆菌,平时待在我们肠道里时,会帮忙分解食物中的糖分,还能合成维生素 K,是个妥妥的“好帮手”;可一旦肠道因为生病或受伤出现破损,它就会趁机跑到血液里,摇身变成“坏家伙”引发败血症,让人发高烧、休克,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能超过 20‰ 。再看金黄色葡萄球菌,平时在皮肤、鼻子里安分守己,不惹任何麻烦;但只要皮肤有伤口,或是身体免疫力下降,它就会疯狂繁殖并释放毒素,不仅会让人长毛囊炎,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肺炎、脑膜炎。这就说明,判断细菌是好是坏,不光要看它本身的种类,更要看它所处的环境如何,以及我们自身的身体状态好不好。
所以说,我们和细菌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而是得学会跟它们“和平相处”。面对那些会致病的细菌,我们要做好防护,比如打疫苗、勤洗手、喝烧开的水、做好垃圾分类;用抗生素的时候也得遵医嘱,别随便用,不然会让细菌产生耐药性,以后再生病就不好治了,也别老用消毒剂,不然会把好细菌也杀死。同时,我们也可以多利用好细菌的作用,比如吃点含益生菌的食物,医疗上用粪菌移植治病,种地用生物肥料,甚至用细菌生产清洁能源。从以前第一次在显微镜里看到细菌,到发现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再到现在改造细菌帮我们做事,我们对细菌的了解越来越深。以后靠着更先进的技术,说不定还能更精准地“指挥”细菌,让它们多帮我们做事,少给我们添乱,在守护健康、保护环境、发展工业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