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采血操作中人文关怀的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宋香慧
通化市中医院 吉林通化 134001
采血作为临床护理的基础操作,其结果直接关系疾病诊疗与病情动态监测的精准度。伴随医学模式从单一生物维度向生物 - 心理 - 社会多维度转型,人文关怀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品质的核心标尺[1]。将人文关怀融入采血护理,不仅能有效疏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提升采血配合度与操作成功率,更能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同感,助力构建互信和谐的护患关系[2]。本研究通过设置人文关怀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的对照试验,实证分析前者在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能,为临床护理策略的优化升级提供实践支撑。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3 月 —2025 年 3 月于我院就诊的 60 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 30 例。研究组: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19~74 岁,平均( 45.8±11.6 )岁。参照组:男 15 例,女 15 例;年龄 18~75 岁,平均( 46.1±12.1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 P>0.05)
1.2 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实施采血常规护理:核对患者信息,告知采血基本要求,按操作规程完成采血,采血后告知按压方法及注意事项。
研究组(人文关怀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① 强化护患沟通:采血前用通俗语言解释采血目的、血量、流程及可能出现的轻微不适;沟通时保持微笑、眼神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疑问;采血中适时给予鼓励,如 “放松一点,很快就好”。 ② 优化采血环境:保持采血室整洁安静,温湿度控制在 22~25°C 、 50%~60% ;每个采血窗口配备可移动屏风,保护患者隐私;等候区提供座椅、饮水及采血流程宣传册。 ③ 特殊群体关怀:老年患者:协助行动不便者就座,放慢语速、提高音量讲解注意事项,视力不佳者协助核对信息;儿童患者:通过玩具分散注意力,采用 “小勇士” 奖励机制(卡通贴纸),采血动作轻柔迅速;孕妇:优先安排采血,提供靠垫支撑,密切观察面色及反应。 ④ 全程心理疏导:针对紧张患者,通过轻拍肩膀、指导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采血后询问感受,告知异常情况处理方法[3]。
1.3 观察指标
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分为 “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采血依从率:患者主动配合完成采血为 “依从”,抗拒、不配合为 “不依从”。
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采血后晕针、局部血肿、疼痛明显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表示,行 t 检验。 ρ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研究组各项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 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n(%)]

2.2 两组患者采血依从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采血依从率: 研究组对比参照组,29( 96.67% )VS21( 70.00% ),差异明显( ⋅P<0.05 );
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对比参照组,2( 6.67% )VS9( 30.00% ),差异明显( P<0.05⋅ );
3、讨论
本研究数据证实人文关怀护理在提升采血护理认可度方面的显著优势。常规采血护理多局限于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执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化需求关注不足,易导致患者因信息缺失、环境不适等产生抵触情绪[4]。而人文关怀护理通过构建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模式,从多维度优化护理体验:以通俗化语言沟通消除患者对采血流程的认知盲区,缓解未知焦虑;通过环境调控与隐私保护提升就医舒适度;针对老年、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制定差异化关怀措施,凸显护理服务的温度与精准度,最终有效提升患者采血依从性。
在不良反应控制上,护理人员通过心理疏导、情绪安抚降低患者紧张感,减少晕针风险;同时在操作全程注重细节把控,如采血后规范指导按压方式,进一步降低局部血肿等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体现了人文关怀对护
理质量的协同提升作用[5]。
需注意的是,人文关怀护理的落地仍面临现实挑战,如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参差不齐、环境优化需资金支持等。对此,建议医院通过定期开展模拟场景培训强化护理人员人文服务技能;合理统筹资源,分阶段完善采血环境设施;建立以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并将其与绩效激励挂钩,形成人文关怀护理的长效推进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红,任红红,张跃静,等. 探讨护理人文关怀对门诊采血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4,48(6):1008-1009.
[2] 孙丽娜,张妍琰. 门诊采血过程中使用系统化护理对减少采血不良反应的作用[J]. 黑龙江中医药,2021,50(4):363-364.
[3] 许倩,严书梅,荀玉静,等. 人文关怀对无偿献血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3):106-107.
[4] 王新新. 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护理要求及护理要点分析[J]. 当代临床医刊,2020,33(1):70,75.
[5] 郭则蘅,王丹丹. 探析门诊静脉采血孕妇的人文关怀护理[J].妇幼护理,2024,4(22):5303-5305,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