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泰山科技学院全生异科导师制教育创新与育人成效

作者

孙丽莎 王艺 陈鹏

泰山科技学院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建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泰山科技学院以创新精神实施全生异科导师制,突破传统学科中心模式,回应高等教育改革需求。该制度秉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通过跨学科融合、个性化指导和师生深度互动,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职业奠基。

一、全生异科导师制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全生异科导师制的定义

全生异科导师制是泰山科技学院为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而创新实施的一种跨学科育人模式。该制度以“异科”(即跨学科)为原则,按照1:20的师生比为全体学生配备导师。导师来自不同学科背景,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互动、主题活动、学业指导等方式,打破学科壁垒,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理论基础

1.跨学科教育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而跨学科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更全面、更灵活的知识体系。通过跨学科导师团队,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从而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2.个性化教育理论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念强调,教育应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因材施教的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通过生活化的教育场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生异科导师制通过导师与学生的深度互动,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3.导师制教育模式

导师制教育模式借鉴传统导师制的师生互动模式,强调导师在学生学业、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强调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实现学业和人格的双重成长。全生异科导师制通过“亦师亦友亦亲”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二、全生异科导师制的教育创新特色

(一)跨学科融合的创新

1.打破学科界限,提供多元化知识体系

泰山科技学院通过全生异科导师制,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与学生匹配,打破传统教育中单一学科的限制。这种跨学科的指导方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拓宽视野。

2.跨学科指导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跨学科项目实践:学校通过组织跨学科项目,如“用人工智能设计剧本杀”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例如,信息科技教师指导学生使用AI工具进行文本创作和图像设计,这种跨学科的项目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术研究:全生异科导师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帮助学生从多学科视角分析问题。例如,全生异科导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数据分析等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二)个性化教育的体现

1.个性化指导方案

全生异科导师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互动,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例如,智能工程学院的导师们通过“三点一线”定位模型,帮助学生评估自身优势,制定职业规划。

2.个性化教育在学生学业发展和职业规划中的体现

学业发展: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导师通过定期的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职业规划:导师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例如,导师通过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师生关系的重塑

1.促进师生互动与交流

全生异科导师经常与学生联系,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例如,导师通过“围炉夜话”等活动,与学生分享成长经历,增强师生情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导师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指导者,更是生活中的朋友和亲人。例如,导师通过组织包水饺、做烧烤等生活化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2.导师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陪伴与支持

全生异科导师通过日常的陪伴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困难。例如,导师通过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帮助学生度过低谷期,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三、全生异科导师制的育人成效

(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1.学业成绩的提升

泰山科技学院通过全生异科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业指导。例如,行政管理学院的全生异科导师们通过“爱心矩阵”方法,帮助学生评估自身优势,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导师们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还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成绩。

2.创新能力的培养

全生异科导师制通过跨学科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组织了多种跨学科项目和学术活动,如“创客‘AI’机器人工作室”项目。在该项目中,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机器人设计与编程,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还提升了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此外,学校还通过“泰山·全国大学生减灾自救知识大赛”等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职业素养的增强

全生异科导师在就业创业方面对学生进行了系统的指导。例如,五汶书院的全生异科导师通过举办就业创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梳理自身能力,明确职业方向。学校通过“全生异科导师促就业”专题活动,覆盖了4000余名学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获奖情况与科研成果

在全生异科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例如,在创客“AI”机器人项目中,学生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获得了国家级荣誉9项,省级荣誉20项。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体现了全生异科导师制在育人方面的显著成效。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成长

1.角色转变

全生异科导师制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全面成长的引导者。例如,全生异科导师在分享会上强调,教师需要与学生深入交流,了解学生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这种“亦师亦友亦亲”的关系,让导师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持者。

2.教学能力与视野的拓展

在全生异科导师制的实践中,教师通过跨学科指导和与学生的互动,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例如,全生异科导师在“减灾自救知识大赛”中,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跨学科的互动不仅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学校教育生态的优化

1.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全生异科导师制推动了学校教育生态的优化,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学校通过书院制为全生异科导师制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书院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更是师生互动、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科发展

全生异科导师制对学校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学校通过丰富的书院活动(如“书院围炉夜话”“插花设计大赛”等)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同时,跨学科指导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3.学生归属感与幸福感的提升

全生异科导师制通过导师的陪伴和支持,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例如,导师通过组织生活化的活动(如包水饺、做烧烤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这种情感上的支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感,也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

泰山科技学院的全生异科导师制作为教育创新实践,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为核心,通过跨学科融合、个性化指导和深度师生互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角色转变与成长,优化了学校教育生态,为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