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材疑难问题解析为主轴的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

作者

黄晶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712046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2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项目:以学生为中心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MYZX202402)

一.教材疑难问题解析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突破口

当前,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教学实效性必须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疑难问题解析则是调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积极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教材难点问题,是思政课的重点理论知识,是思政课教学任务重要内容,是达到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关键,体现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好教材难点问题,从思想上突破理论难点,有利于大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何提高思政课实效性?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首先,什么是实效性?所谓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标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什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因此,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就是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与教学结果的有效契合,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提高教学实效性必须注重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疑难问题解析则是调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积极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为什么疑难问题解析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突破口?以疑难问题解析为主轴,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深入研究、合理解释、正确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疑难问题解析能够有效地改变长久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局面,促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分析概论课教材每一章的难点问题

在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五个问题(一)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时代化?(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如何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门课程?难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时代化?

在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中应该向学生讲清楚四个问题:(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二)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四)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难点问题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在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三个问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回答的问题?(三)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难点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在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三个问题:(一)为什么要向社会主义过渡?(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如何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难点问题是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的关系?

在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两个问题:(一)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二)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难点问题是初步探索的意义?

在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三个的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三)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难点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

在第六章邓小平理论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三个问题:(一)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和精髓?(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难点问题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位?

在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三个问题:(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难点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实践价值?

在第八章科学发展观中要向学生讲清楚三个问题:(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三.概论课教材中的难点问题解决方法

《毛概》课教材中难点问题的分类,第一类是理论性强,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的教学难题,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教学难题,通过多样方式讲清楚理论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历史演变、内涵意义,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现理论。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故事化叙事法、可视化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

第二类是学生受网络多元价值观影响,对教学内容存在质疑的教学难题。可以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对比分析法、隐性教育渗透法;

第三类教学难题是学生认为理论与实践脱节。讲理论,不能脱离实践。讲授理论时,要结合国际国内大事,联系社会现实,以社会实践为依托,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理论的实效性。可以采用社会实践项目化教学方法、模拟情景教学法;

四.概论课教材中难点问题解决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在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中难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时代化?这是教材中理论性强的一个教学难题。

理论提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据马克思到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然而,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效能够自然而然解决中国所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结合的问题。

理论产生背景: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走了些弯路,特别是1931年开始的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谊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

理论形成过程:毛泽东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既投入到对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积极思考中。从1935年12月到1937年8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和《矛盾论》,系统的解决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和思想路线问题。这四篇著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全面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路线问题,已经勾勒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

理论的重要性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步,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