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

作者

柳郁

沈阳贡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110023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沉降产生原因,从路基处理、路面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关键施工技术,旨在提高沉降段施工质量,减少病害,保障道路桥梁的安全与稳定,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一、引言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道路桥梁工程的数量持续攀升。沉降段作为道路桥梁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的运行效能与使用寿命。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路面不平整、桥头跳车等现象,这不仅会降低驾驶的舒适度,还可能对交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对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沉降的原因

(一)地基条件差异

不同路段的地基土性质存在差异,如软土地基,其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在道路桥梁自重及车辆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易产生较大沉降,与相邻较硬地基路段形成沉降差,导致路面不平整。

(二)路基压实度不足

在路基填筑过程中,若压实机械选择不当、压实遍数不够或压实工艺不合理,会使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路基压实度不足,土体孔隙率大,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土体进一步压缩,从而引发路基沉降。

(三)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

路面结构层厚度、材料选择及组合方式对沉降有重要影响。若路面结构层过薄或材料强度不足,难以承受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易产生变形和沉降。

(四)排水系统不完善

道路桥梁排水不畅,雨水或地下水渗入路基,会使路基土含水量增加,土体强度降低,导致路基沉降。此外,积水还可能对路面结构造成侵蚀,加速路面损坏。

三、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一)地基处理技术

换填法:对于浅层软弱地基,可采用换填法。将地基一定深度范围内的软弱土挖除,换填强度高、压缩性低的材料,如砂、碎石等。换填材料应分层填筑、压实,确保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深层搅拌法: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地基。通过专用搅拌机械,将水泥、石灰等固化剂与地基土强制搅拌,使固化剂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加固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减少沉降。

强夯法:强夯法利用重锤从高处自由落下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对地基进行夯实。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地基土的密实度,降低土体压缩性,增强地基承载能力,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粉土等多种地基土。

(二)路基填筑技术

填筑材料选择:路基填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稳定性,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严禁使用腐殖土、淤泥等劣质土作为填筑材料。

分层填筑与压实:路基填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填筑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类型和压实工艺确定。一般情况下,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超过 30cm。填筑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压实机械进行压实,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的原则进行碾压,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台背回填:台背回填是沉降段路基施工的关键环节。台背回填应在结构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回填材料宜选用透水性好、压实性能优良的材料,如砂砾、碎石等。回填时应两侧对称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严格控制压实度。

(三)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

路面结构设计: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及地基条件等因素,合理设计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在沉降段,可适当增加路面结构层厚度,提高路面抗变形能力。

路面材料选择:路面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如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沥青路面可选用优质沥青和集料,水泥混凝土路面可采用高强度水泥和级配良好的集料,确保路面质量。

路面施工:路面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沥青路面施工时,要控制好沥青的加热温度、集料的烘干温度和混合料的拌和、摊铺、碾压温度,确保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要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振捣和养护工艺,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病害。

(四)排水系统施工技术

地表排水:在道路桥梁两侧设置边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拦截和排除地表水。边沟、截水沟应具有足够的过水能力,沟底纵坡应符合设计要求,排水顺畅。

地下排水: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设置渗沟、盲沟等地下排水设施,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渗沟、盲沟应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并做好反滤层,防止堵塞。

路面排水:路面应设置一定的横坡,确保路面雨水能够迅速排除。在路面边缘设置排水设施,如路缘石排水系统,将路面雨水引入边沟或排水管道。

四、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了确保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质量,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应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要点,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此外,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技术交底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错误和缺陷。

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验:在施工材料和构配件方面,必须加强对它们的质量检验,确保所有材料和构配件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对于那些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构配件,应立即禁止其用于工程施工,以防止因材料问题导致的工程质量下降。

严格规范施工操作: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对于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应实施旁站监理,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最高标准。

(二)做好沉降观测

在沉降段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定期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的工作应从施工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道路桥梁投入使用后的一段时间。通过持续的沉降观测,可以掌握沉降段的沉降规律,及时发现异常沉降情况,从而采取必要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根据沉降观测所收集的数据,对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如果发现沉降过大,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加强地基处理、调整填筑速率等,以确保沉降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将沉降观测数据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确保沉降段的沉降满足设计要求,从而保证道路桥梁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五、结论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通过对沉降原因的分析,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结构设计与施工及排水系统施工等技术措施,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沉降观测,能够有效减少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沉降,提高道路桥梁的稳定性和行车舒适性。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施工技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水平,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杨雪婷.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汽车周刊,2025,(01):129-131.

[2]张岚.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24,(23):38-40.

[3]黎贵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3):143-145.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43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