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更精彩
唐佳佳
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昆山 215347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职教育改革要求强化实践性、应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创新等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真实的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实现中职语文教育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育;信息化教学
一、前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明确了“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现代化强国下,教育强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的接口。《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为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指导和蓝图。
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高度重视,并寄予厚望,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其中,强调在职业教育中要深入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这为中职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中职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1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依赖口授与板书来传授知识,借助简单的黑板和粉笔完成课堂教学,这种方式往往使得课堂氛围沉闷而又略显传统。然而,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使得知识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同时也会大大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如教师通过制作PPT和录制微课等形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语文课堂,创建动静结合的中职语文课堂,给予学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2拓展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正经历着教育资源从传统到数字化的转变。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依赖有限的教辅材料,课堂资源较为匮乏,内容更新缓慢。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一现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互联网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拓宽了教师的选取范围,使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轻松获取包括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介绍以及课文内容所处的历史时期背景等资料,这些信息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3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倾向于填鸭式和灌输式,此类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师主导课堂,用口头语言为学生讲解语文知识,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导致课堂互动效率不高。信息技术的融入为教学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可能,它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与有效。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更多地转变为引导者和监督者。教师需要预先准备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这些资源提供给学生,同时,导学案的利用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确保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结合,建立了一种新型课堂模式,不仅拓展了课堂的边界,也延伸了教学的时间。
三、中职语文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1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欠佳以及对外界环境过分依赖等问题,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良好教学情境的构建,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形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还能够帮助他们快速集中注意力,从而更有效地参与到课程的各个环节中。
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中职语文教育尤为重要,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2借助微课介绍课文背景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核心素养不仅涵盖了学生的思维与语言能力提升,亦涉及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深刻体验与感悟。
在传统教育方法中,教师通常会口头阐述或展示文本材料来介绍背景知识,但这样的方式往往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抵触情绪。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以其短小精悍(通常约5至8分钟)、语言简洁、重点明确的特点,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这种形式能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高效吸收信息。教师在课前提前将课文的背景内容录制成微课,使用视频和图像结合以及凝练的文字向学生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感官记忆。
3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阅读教学担任着关键的角色,它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阅读教学往往因为单一的教学方法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仅将阅读视为一项待完成的任务,而未能深入享受和领悟其中精髓。面对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需在现代背景下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群文阅读。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搜集并整合一系列相关文本,为中职学生提供丰富的比较阅读材料,以此促进他们多角度地学习和掌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如在《雨巷》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诗歌主题的认知,并培养他们在比较阅读中感知美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集其他类似诗歌,如《错误》《一棵开花的树》《再别康桥》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阅读任务,让学生探讨这些诗歌在结构、用词和意象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思想和感情的异同。
其次,借助信息技术丰富阅读素材。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中职生虽已具备初步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但对于某些文学作品深邃的内涵,仍然存在解读困难。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篇散文的细腻笔触和深邃意境。教师可以采取引导策略,促使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深入探索作品的背景信息。通过这种跨媒介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从多个视角理解文本,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准确把握作品的精髓,而且能最大程度地提升阅读的成效。
最后,借助信息技术优化阅读形势。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的广泛普及为我们的教育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尤其是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的便捷性与多样性,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从而在多样化的阅读实践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掌握学习方法。
结语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焕然一新,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素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为学生的卓越成长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羿.“互联网+”视域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创新路径[J].中国新通信,2024,26(06):155-157.
[2]陈必山.2.0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线上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3,(09):63-65.
[3]张秋雨.信息化2.0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职业,2023,(1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