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陈雅茹

烟台黄金职业学院 山东省烟台市 265400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辅导员的角色日益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政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促进其在教育工作中的有效性,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了思政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内涵,分析了现阶段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引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思政辅导员的角色愈显重要,他们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部分思政辅导员在职业素养方面仍存在不足,这影响了他们的工作效果。为此,研究思政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提升路径,既能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实际操作提供指导,对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内涵

1 职业素养的定义

职业素养是指个体在其专业领域中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及道德品质的综合表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职业素养不仅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涵盖了思政辅导员的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感。高素养的思政辅导员应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同时,他们还需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管理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职业素养不仅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 思政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思政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可以从理论素养、实践素养和道德素养三个方面来进行细化。首先,理论素养是思政辅导员的基础。思政辅导员需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理论,以便在教育过程中有效传递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理论掌握的深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生面前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其次,实践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思政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能够设计并执行各类思想政治活动。此外,实践素养还包括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能力,辅导员需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

二、现阶段思政辅导员职业素养的现状分析

首先,部分思政辅导员在理论学习上不够重视。由于忙碌的工作任务和时间管理问题,许多辅导员未能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和政策。这种情况导致辅导员在面对复杂的学生思想问题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无法提供全面且有深度的思想政治引导。同时,理论学习的缺乏使得辅导员在公共教育活动中,无法有效地传达和解释国家政策与方针,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政策的理解与接受。

其次,实践能力的欠缺也是思政辅导员职业素养的重要短板。许多辅导员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和能力,这使得他们在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时遇到困难。实例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均显得力不从心。此外,实践能力的缺失还可能导致活动的效果不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进而影响到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因此,提升辅导员的实践能力,是提升其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

三、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路径

1 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

1.1 设立专项培训课程

高校应设立专项培训课程,系统性地提高思政辅导员的理论素养。这些课程不仅应涵盖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础理论,还应包括对新形势下教育政策、心理学知识及有效沟通技巧等方面的深入学习。通过定期的培训,可以帮助辅导员掌握更为全面且最新的理论知识,使其在工作中具有更强的理论支撑,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此外,这类培训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1.2 提升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提升思政辅导员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也至关重要。高校应鼓励辅导员参与到学校的科研项目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中,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深化对思政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可以设立激励机制,给予参与研究的辅导员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包括科研经费、成果发表等方面的奖励。这不仅能够激发辅导员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热情,也有助于推动思政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从而提升整体的职业素养。通过这些措施,辅导员能够在不断深化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为创新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2 增强实践经验积累

2.1 开展实践活动

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非常必要。高校可以组织形式丰富的实践项目,如社会调研、志愿服务、主题班会及学生座谈会等,鼓励思政辅导员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辅导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自身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同时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这种“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过程,有助于促使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2 建立实践基地

建立实践基地也是增强实践经验的重要措施。高校应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合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使思政辅导员能够在更广泛的实践环境中进行锻炼。这些基地可以为辅导员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参与社区服务、组织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辅导员不仅能够步入实践第一线,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职业履历。此外,这样的实践基地能够汇聚多方资源,促进跨界合作,深化思政教育的外延和内涵,为辅导员的成长提供多元化支持。

3 提升道德素养与认同感

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对思政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高校应定期组织思想政治专题培训,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和社会责任等核心内容,帮助辅导员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引导辅导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强化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其在言传身教中更具说服力。此外,还应鼓励辅导员积极参与行业内的学习交流活动,分享各自的教育理念和工作经验,从而营造一个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教育环境。

3.2 组织道德养成活动

定期组织道德养成活动也是提升辅导员道德素养的重要措施。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开展道德教育讲座、志愿服务、关爱他人活动等,增强辅导员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体来说,可以邀请伦理学专家或优秀模范人物进行报告,分享他们的道德实践与人生经验,激励辅导员树立更高的道德标杆。同时,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辅导员可以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和践行道德理念,从而内化为自身素养的一部分。

四、总结

通过对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路径的研究,本文明确了提升思政辅导员素养的重要性,并详细分析了其现状及不足之处。结合理论学习、实践经验和道德素养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提升路径。这些建议旨在帮助思政辅导员更好地履行职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未来,随着社会变化和教育需求的不断演变,高校思政工作也需持续探索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敏,陶磊.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结构模型与提升路径研究[J].江苏高教,2023,(12):110-115.

[2]王瑾.新时代高校留学生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探析[J].大学,2021,(38):147-150.

[3]石成玉.浅析高校辅导员的职业核心素养及提升路径[J].法制与社会,2020,(17):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