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
李倩
河北建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
摘要: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对造价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过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有助于降低项目的风险程度,保证项目按期、按质、按成本完成。本文首先介绍了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阐述了风险识别与评估的重要性,随后详细探讨了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应对策略。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工程造价;风险管理;风险识别;应对策略
一、引言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造价风险进行全面识别、评估和应对。随着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造价风险已成为影响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有效识别工程造价风险并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已成为工程项目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工程造价风险识别
(一)风险识别的意义
风险识别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也是后续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制定的基础。通过全面、系统地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造价风险,项目管理者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项目的风险状况,为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风险识别还有助于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风险意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挑战。
(二)风险识别的常用方法
1.专家调查法
专家调查法是目前风险识别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专家调查法可以采用头脑风暴、德尔菲法等多种形式,具有操作简便、结果直观等优点。但需要注意的是,专家调查法的结果受专家主观影响较大,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确保专家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2.财务报表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法是通过分析项目的财务报表,识别项目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该方法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可以揭示项目在资金筹措、成本控制、盈利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财务报表分析法具有数据客观、易于量化的优点,但要求项目管理者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
3.初始风险清单法
初始风险清单法是根据已有的风险清单或风险数据库,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列举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类别和风险因素。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理解的优点,适用于项目初期风险识别阶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初始风险清单法可能无法涵盖项目所有潜在风险,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补充和完善。
4.流程图法
流程图法是将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按照内在逻辑制成流程图,针对流程图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该方法注重于分析项目整体流程是否合理,有助于揭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流程风险。但流程图法主要作用是体现出风险事件(因素)的成因,无法计算发生风险后的预估损值或风险发生概率。
5.风险调查法
风险调查法是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项目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识别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该方法可以深入了解项目实际情况,发现潜在风险点,为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但风险调查法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调查结果受调查样本和调查方式的影响较大。
三、工程造价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一)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风险评估是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项目管理者对风险进行优先级排序,合理分配资源。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包括概率影响矩阵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
(二)应对策略
针对识别出的工程造价风险,项目管理者需要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
1.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通过改变项目计划或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风险回避通常意味着放弃或调整某些可能导致风险增加的活动或决策。如在项目选址时避开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发的区域,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风险减轻
风险减轻是指通过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风险减轻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加强项目管理、提高施工质量、优化设计方案等。通过加强项目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提高施工质量和优化设计方案,可以减少因施工质量问题或设计变更导致的成本增加。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保险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承担,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风险转移通常采取签订保险合同或分包合同的方式实现。通过签订保险合同,可以将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的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通过分包合同,可以将部分施工任务转移给具有专业资质和经验的分包商承担,降低因施工质量或进度问题导致的风险。
4.风险接受
风险接受是指项目管理者在权衡利弊后,决定承担某些风险。在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风险接受通常适用于那些发生概率较低且影响程度较小的风险。通过风险接受,项目管理者可以在不增加额外成本或影响项目进度的情况下,承担这些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
四、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措施与建议
(一)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管理工程造价风险,项目管理者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流程、风险管理规定等,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项目管理者还应加强风险管理培训与交流,提高团队成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二)加强合同管理
合同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项目管理者在签订合应认真审核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合同内容执行时不会发生意外风险。项目管理者还应加强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违约行为,降低因合同问题导致的风险。
(三)强化信息沟通体系
信息沟通体系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方协同工作的基础,项目管理者应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组织成员与项目内部环境之间以及项目外部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确保项目的组织成员在履行职责时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将掌握的信息反馈给组织的其他成员。通过强化信息沟通体系,项目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四)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为了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项目管理者应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风险准备金可以从项目预算中预留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风险应对资金,用于支付因风险发生而产生的额外费用。通过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项目管理者可以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五、结束语
工程造价风险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全面、系统地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造价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项目管理者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确保项目按期、按质、按成本完成。随着工程项目的日益复杂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项目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提高工程项目的竞争力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明,张伟.(2019).工程造价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研究.工程管理学报, 33(5),56-61.
[2]王晓燕,赵雷.(2020).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风险预警系统构建.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37(4),120-126.
[3]陈婷,刘洋.(2022).工程项目造价风险管理的优化策略与实践.建筑经济, 43(2),9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