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融合发展的挑战与对策
张议化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株洲410000
摘要:本文探讨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融合发展议题。分析在基础设施、人才、数据安全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从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人才、保障数据安全等提出应对策略,旨在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高效实施,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治理;融合发展;挑战;对策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数字化浪潮下,数字治理作为一种现代化治理手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乡村治理领域,实现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然而,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传统乡村治理模式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决策缺乏数据支撑等问题。数字治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与处理,为乡村治理决策提供精准依据,提高治理效率。例如,通过数字化平台,乡村干部可以实时了解村民需求,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信息滞后导致的问题积压。
(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数字治理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方面,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模式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像一些偏远乡村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利用线上宣传、智慧旅游服务等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服务质量。
(三)改善乡村公共服务
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数字治理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远程医疗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专家诊断服务;在线教育为乡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三、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基础设施薄弱
网络覆盖不足:部分偏远乡村地区网络信号差,甚至存在网络盲区。这使得村民无法顺畅地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获取、线上交易等活动。例如,一些山区的村庄,由于地形复杂,基站建设难度大,网络覆盖率低,严重制约了数字治理手段的应用。
硬件设备落后:乡村地区的电脑、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普及率较低,且设备老旧,无法满足数字治理的需求。许多村民家中的电脑配置低,运行速度慢,难以进行复杂的线上操作,影响了数字治理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数字治理人才短缺
专业人才匮乏:乡村缺乏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乡村治理的专业人才。现有的乡村干部队伍中,多数人员对数字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在运用数字平台进行治理时存在困难。例如,在推广一些数字化治理软件时,部分乡村干部因缺乏相关知识,无法熟练操作,影响了软件的普及和应用。
人才流失严重:由于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工作环境和待遇与城市存在差距,导致培养的数字治理人才大量流向城市。一些从乡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即使学习了相关数字技术专业,毕业后也不愿意回到乡村工作,造成乡村数字治理人才青黄不接。
(三)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数据泄露风险:在数字治理过程中,涉及大量村民个人信息、乡村产业数据等。乡村地区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相对薄弱,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威胁,导致数据泄露。一旦数据泄露,将对村民权益和乡村产业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隐私保护意识淡薄:部分乡村干部和村民对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数据收集、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村民隐私泄露。例如,一些乡村在收集村民信息时,未明确告知用途和保护措施,引发村民担忧。
(四)数字治理与乡村实际结合不紧密
治理模式照搬城市:部分乡村在推进数字治理时,简单照搬城市的数字治理模式,没有充分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乡村与城市在人口结构、产业形态、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种不切实际的照搬导致数字治理效果不佳。
缺乏乡村特色应用:目前,针对乡村特点开发的数字治理应用相对较少。现有的一些应用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乡村多样化的治理需求。例如,在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缺乏专门的数字化应用平台,无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四、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网络覆盖力度:政府应加大对乡村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鼓励通信企业在乡村地区建设基站,提高网络覆盖率。对于偏远山区等网络建设困难地区,可以采用卫星通信等多种方式解决网络覆盖问题。
更新硬件设备:通过政策补贴等方式,引导村民购置先进的数字设备。同时,乡村集体可以购置一批公共数字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供村民免费使用或低价租赁,提升乡村数字设备的整体水平。
(二)培养和引进数字治理人才
加强人才培训:定期组织乡村干部参加数字技术培训课程,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提升乡村干部的数字素养和治理能力。同时,开展面向村民的数字技能培训,如电商培训、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等,提高村民参与数字治理的能力。
吸引人才回流: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如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扶持等,吸引在外的数字技术人才回到乡村工作。鼓励高校与乡村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乡村实践中了解乡村需求,毕业后愿意投身乡村数字治理工作。
(三)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建立安全防护体系:乡村地区要加强数据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防止数据泄露。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制定数据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数据安全事件的能力。
增强隐私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提高乡村干部和村民的数据隐私保护意识。规范数据收集、存储、使用等环节的操作流程,明确数据使用权限,保障村民的个人隐私安全。
(四)推动数字治理与乡村实际深度融合
探索适合乡村的治理模式:深入研究乡村的特点和需求,结合乡村实际情况,探索具有乡村特色的数字治理模式。例如,在乡村治安管理方面,可以利用村民自治的特点,开发基于邻里互助的数字化治安联防系统。
开发乡村特色数字应用: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针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需求,开发特色数字应用。如开发农产品溯源系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乡村文化数字博物馆,展示乡村历史文化,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结论
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的融合发展是乡村实现现代化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当前在融合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和引进数字治理人才、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以及推动数字治理与乡村实际深度融合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克服困难,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这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让乡村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持续关注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融合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1]邓莲月,傅畅梅.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数字治理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4,(05):101-106.DOI:10.16132/j.cnki.cn11-5388/z.2024.05.007.
[2]张跃铧.数字治理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以河南省T县为例[J].河北农机,2024,(19):157-159.DOI:10.15989/j.cnki.hbnjzzs.2024.1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