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教育特点的教师惩戒权困境与对策研究
江静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株洲 410000
摘要:本文聚焦中职教育特点,深入探讨教师惩戒权面临的困境。通过对惩戒界限模糊、学生心理问题等困境的分析,从完善制度、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中职教育中教师合理行使惩戒权提供参考,促进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师惩戒权;困境;对策
一、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属性。中职学生在年龄、心理状态以及学习状况等多个维度展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教师恰当地运用惩戒权对于保持教学秩序、矫正学生不当行为、推动学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教师惩戒权的运用遭遇了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在深入探讨基于中职教育特点的教师惩戒权困境与对策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定义。教师教育惩戒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依法享有的、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管理和纠正的权力。它旨在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专业权威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这一定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惩戒权的本质,进而探讨其在中职教育中的特殊性和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中等职业教育特征分析
(一)学生特征
年龄与心理特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处于青春期,心理上表现出对独立性的追求,然而自我控制能力及成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该群体情绪波动显著,自尊心较强,对来自外界的评价较为敏感。
学习基础与习惯: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初中阶段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过程中,这些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特征
实践性强:中等职业教育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实践教学占据较大比重。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需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场景亦更为多样化,涵盖实训基地、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
专业多样性: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多种专业,各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各异,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教师惩戒权困境
(一)惩戒界限模糊
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教师惩戒权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对于惩戒的方式、程度、范围等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这使得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往往无所适从,担心因惩戒不当而引发纠纷。
学校规章制度不明确:许多中职学校虽然制定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但对于教师惩戒权的规定较为笼统,没有详细列出哪些行为应给予何种惩戒,导致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分寸。
(二)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风险
心理脆弱易受伤害: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敏感时期,部分学生心理较为脆弱。过度的惩戒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引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进一步恶化师生关系。
缺乏心理调适能力:中职学生普遍缺乏有效的心理调适能力,面对教师的惩戒,他们可能无法正确理解和应对,容易将负面情绪积压,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三)家长观念与态度影响
过度溺爱孩子: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将孩子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学校和教师。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惩戒时,家长可能会不理解、不支持,甚至与教师产生冲突,给教师行使惩戒权带来巨大压力。
对惩戒存在误解:部分家长对教师惩戒权存在误解,认为惩戒就是体罚,将其视为不文明、不合法的教育方式。这种观念使得教师在行使惩戒权时顾虑重重,不敢轻易实施惩戒。
(四)教师自身能力不足
缺乏惩戒技巧:部分教师缺乏科学合理的惩戒技巧,在实施惩戒时往往简单粗暴,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惩戒方式。这不仅无法达到惩戒的目的,反而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
教育观念陈旧: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惩戒就是对学生的惩罚,忽视了惩戒的教育性。在惩戒过程中,只注重对学生行为的约束,而不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成长发展。
四、解决教师惩戒权困境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与学校制度
健全法律法规:为了确保教育环境的公正和教师的合法权益,国家应当尽快制定并出台一系列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需要对教师惩戒权的性质、目的、方式、范围等进行详细规定,从而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行使惩戒权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细化学校规章制度:中职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结合自身的教育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一套详细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需要明确教师惩戒权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流程,确保教师在执行惩戒时有明确的指导和依据。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对这些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能够充分了解和认识这些规章制度,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共识和理解。
(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和抗压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应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对于那些在受到惩戒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恢复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态度,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不受影响。
(三)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转变家长观念:学校应当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引导。让家长正确认识到教师惩戒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和支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合理措施。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强家校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为了更好地实现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家校沟通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策略。在实施惩戒前,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教育措施的顺利执行。
(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开展惩戒权培训: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关于惩戒权的培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惩戒技巧。通过培训,可以提高教师对惩戒权的认识和运用能力,确保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合理、有效地行使惩戒权。
更新教育观念: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惩戒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惩戒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育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避免惩戒行为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可以更加科学地处理学生行为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论
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教师惩戒权的恰当运用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及教育质量的增进具有决定性意义。尽管目前教师惩戒权遭遇了多重挑战,但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强化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以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等策略,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挑战。这些措施将确保教师在合法、合理、科学的框架内行使惩戒权,为中职学生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与成长氛围,进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会敏.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惩戒权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22.DOI:10.27684/d.cnki.gxndx.2022.002471.
[2]柴明轩.家校共育视野下中小学教师惩戒权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22.DOI:10.27381/d.cnki.gwlgu.2022.001485.
[3]吾冬梅.中等专业学校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必要性[J].成功(教育),2013,(09):172-173.